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縣22日電)花蓮豐濱鄉族群多元的新社國小,今天舉行原住民族實驗教育學校揭牌儀式,以新社部落噶瑪蘭語pateRungan(巴特虹岸)為名,成為花蓮縣第6所原民實驗教育學校。
噶瑪蘭語的pateRungan,意思是船泊停靠之處,由於新社國小族群多元,包括阿美族、布農族、撒奇萊雅及噶瑪蘭族人,因此採用地名pateRungan作為實驗教育的名稱。
花蓮在民國107年在萬榮國小成立太魯閣民族教育小學、之後有豐濱國小的阿美族聖山Cilangasan實驗學校、鶴岡國小的秀姑巒阿美族實驗小學、永豐國小Cilamitay阿美族實驗小學、太平國小巒群布農族小學,以及新社國小pateRungan「巴特虹岸實驗教育」。
花蓮縣政府教育處代理處長翁書敏表示,縣府推展原民文化,新社國小是花蓮縣第6所原民實驗教育學校,保護並傳承原住民族的語言、文化與智慧,培養學生的文化認同感及自信心,促進不同族群間相互理解與尊重是縣府不斷努力方向;這項教育計劃的實施,不僅為新社國小學生開啟新的學習旅程,也為新社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新社國小校長余光臨表示,學校目標是培養學生對自身文化的認同感與自豪感,同時培養學生具備在現代社會中發展的能力;此計劃不僅對學生重要,對整個部落的文化傳承,也具有深遠意義。
豐濱鄉公所表示,新社國小在地文化課程多元兼容,為傳承部落文化,建立一套融合在地不同族群的課程架構,讓學生們不但學習自身文化,也學會多元包容的胸懷,這不僅是師長們的用心規劃,更彰顯政府在保護與發揚原住民族文化方面的決心與許諾。
鄉長邱福順指出,新社國小致力發展在地文化,是績優學校,今年還獲得台灣永續校園獎的銅獎,師長們持續帶領孩子瞭解原住民族與大地永續共存的智慧,實屬不易;原住民們代代相傳的山海智慧,透過實驗教育期許孩子們具有文化認同與關懷社會能力,更希望學生們畢業後能持續回饋部落,讓文化永續傳承。(編輯:陳仁華)1131022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