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纜修復曠日費時 專家:應朝微波與衛星備援發展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蘇思云台北26日電)台馬海纜已在3月底完成單條海纜修復,恢復正常通信,互為備援的另一條海纜則預計5月底修復;針對海纜維修曠日費時,電信專家建議,應多透過微波、衛星發展備援強化韌性。

2月初發生的台馬海纜雙斷事件凸顯網路韌性的重要性,多家外媒更報導台灣連結全世界的14條國際海纜,恐成中國攻擊目標,但海纜修復曠日費時,恐成為隱憂;有呼聲盼促成「海纜維修國家隊」,以提升台灣對外通訊網路的強韌性與應變能力。

對此,熟知電信產業的專家對中央社記者透露,一艘海纜船通常要1萬噸以上,造價大概落在新台幣50、60億元,包括偵測儀器與布纜、修復等相關設備的資本支出,加上3班專業人員輪班與能源支出,一年初估要10億以上的維運費用;儘管台灣海纜事故頻傳,恐難達經濟效益的門檻,應該要評估思考「是否要為了喝牛奶,去養一頭牛」,也就是為了一個不划算的目的,投入過量的資源。

電信專家說,以日本電信公司而言,NTT的規模大約是中華電信的7倍大,在全球投資布建海纜已成為一項可營利的業務,因此自建海纜船有其經濟效益,但中華電信投資海纜多為台灣通訊所需,還沒有壯大到可以負荷自建海纜維修量能的程度,除非有國家政策支持。

他進一步說,若因戰爭導致海纜遭破壞,就算擁有海纜船,戰事發生時,海纜修復過程可能也會面臨許多考驗,「恐不符合網路韌性,不如多透過微波與衛星等建設互為備援」。

針對成立海纜維修國家隊,官員私下透露,要看國家政策方向,目前先朝加速建好台馬4號海纜的方向進行。

此外,台馬兩條海纜2月初全斷,波及馬祖通訊,原先預計抵台搶修的國際海纜船最快只能在4月20日抵台,中華電信成功爭取提前,在3月底完成修復一條海纜,因兩條海纜設計目的是互為備援,台馬通信服務已恢復正常。電信高層透露,由於海纜船又接獲其他緊急任務,台馬另一條海纜預計會在5月底、6月初左右修復,同時也會持續擴充微波容量,以達到網路韌性。

數位部表示,台馬斷纜事件發生後,也有協助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與中華電信協調頻率,讓微波可使用更多頻寬;此外,電信技術中心(TTC)也已把非同步衛星網路暨備援網路設備運到當地做測試,透過衛星、微波、海纜等方式,打造多元備援概念;NCC表示,已經針對保護海纜進行修法,提出電信管理法修正草案,基於政府一體立場,對於有助國家安全、通訊權益等議題,都會全力配合。(編輯:趙蔚蘭)1120426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