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7日電)交通部於2024年1月推出氫燃料電池大客車試辦運行計畫,研調機構DIGITIMES分析師余佩儒預期,將帶動氫燃料電池需求,關鍵零組件業者訂單成長可期。
余佩儒指出,在2023年底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大會(COP28)定調「去碳化」後,所衍生的中長期綠色商機中,低碳氫、綠氫將成為不容忽視的領域。
余佩儒觀察,全球氫能代表性業者有3大發展動向,第一是多數代表性業者皆投入發展產業鏈上游的電解水製氫技術;第二是美商Bloom Energy(BE)、日商豐田(Toyota)等業者從燃料電池起家,往上游電解槽拓展;第三是美商Plug Power、韓商斗山(Doosan)、現代汽車(Hyundai Motor)等業者,幾乎涵蓋氫能上中下游產業鏈。
相較之下,台灣氫能業者的發展模式傾向從關鍵零組件、利基市場切入。
DIGITIMES調查,台灣氫能產業早於2000年時,投入發展燃料電池;約在2008年時,高力、保來得、宏進金屬、康舒等成為美商BE燃料電池關鍵零組件供應商。台廠可切入燃料電池逆反應電解槽的關鍵零組件,或做為系統整合角色。
在上游製氫端,余佩儒指出,奠基在台廠長期布局燃料電池關鍵零組件基礎上,台廠可切入電解製氫核心設備的電解槽關鍵零組件供應。值得關注的是,生成式人工智慧(AI)帶動資料中心需求,而燃料電池可滿足資料中心低碳電力的需求,預期未來燃料電池業者與供應鏈將受惠。
呼應國際趨勢,有別於過去主流灰氫的發展,目前群翌能源、台達電、台肥等台廠皆投入上游製氫端發展綠氫。
群翌能源已從原本的燃料電池測試設備供應商,朝代理電解水製氫設備到自研發展;台達電善用其電子電力、控制和散熱技術,透過與英商Ceres合作燃料電池開發固態氧化物氫燃料電池和固態氧化物水電解製氫;台肥從低碳氨裂解氫,期以氫能事業跨足乾淨能源產業。(編輯:張良知)1130507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