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張璦台北18日電)百年老銀行迎戰數位新局,臺灣銀行董事長呂桔誠表示,臺銀現已取得逾700件金融科技專利、培育逾1000名跨業務數位人才,背後關鍵在於強化韌性(Resilience)、重新定位(Reorientation)、更新體質(Renewal),及以使用者為中心(Refocus)的4R策略。
呂桔誠接受中央社專訪時指出,數位轉型不是單純把紙本資料變成電腦檔案,這牽涉銀行經營模式的改變,而且「轉過去之前,必須確保可以營運存續」,因此轉型初期、尤其是在系統轉換與設備升級時,首重的就是營運韌性、備援能力。
再者,組織文化改變、重新定位,呂桔誠認為,數位轉型過程中,銀行內部各單位必須有效協作,比如業務、管理部門可攜手資安、法遵與稽核單位,整合發展藍圖,同時與資訊部門合作,儲備數位人力資源。
據統計,臺銀全行約8300人,截至今年,其中數位轉型相關人員高達1120人。
呂桔誠表示,為加速建立全行創新思維,臺銀設置員工提案及專利申請獎勵機制,鼓勵發想,若有好的點子能優化工作品質與效率,就應協助、鼓勵員工申請專利;反映在數據上,臺銀2016年12月底拿下第一個金融科技專利,到目前已取得724件,申請單位橫跨總行25個單位以及3個分行,「這就是創新DNA種子的生根萌芽」。
呂桔誠進一步指出,數位轉型要成功,必須強調以使用者為中心,外部客戶、內部員工體驗均相當重要。對外來說,臺銀近期推出學貸客戶憑貸款資料,就可開立數位帳戶的服務,大幅提升學生開戶便利性,且由於申貸時已臨櫃對保,KYC身分認證的掌握也相對可控,創下銀行將貸款資料用於數位存款開戶核身的首例。
對內方面,他表示,臺銀運用人工智慧(AI)技術與機器學習演算法,建置房貸額度試算模型,強化不動產擔保放款進件作業流程效率,及信用卡客戶的信用評分精準度。
談及臺銀數位園區內的創新實驗室(InnoLab),呂桔誠形容,這裡就是「創意與發想的搖籃」,KPI之設定跳脫傳統思維,臺銀目前取得的專利實際應用率為27%,但他強調,還未應用不代表不能用,就像CMOS影像感測技術早年被束之高閣,隨智慧型手機蓬勃發展,便獲得重用。(編輯:潘羿菁、楊凱翔)1130518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