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政黨輪替太突然 羅文嘉政治路一度畫句點

中央社  / 台北市

(中央社記者張若瑤台北11日電)水牛書店社長羅文嘉30年前從政之夢是「台灣有民主選舉制度」,在1996年總統直選實現,但2000年「政黨輪替」卻來得太突然,讓他一度將政治路畫句點。羅文嘉錄製中央社Podcast「空中小客廳」,分享生命中最長壯遊。

出生於「反共抗俄」的1960年代,羅文嘉骨血裡揉進了威權時代的黨國教育,他深信書本中傳統知識份子的角色,在學風自由開放的師大附中,毫不猶豫選擇「三民主義研究社」為學生時代第一個主動申請的社團,「救國報國的豪情種子,很小就被教科書埋入我生命裡,在高中萌芽」。

大學聯考完填志願卡,「政治系」是唯一選項,羅文嘉沒考慮未來從事其他行業。1985年踏進台灣大學初始,他還為「萬年國會」辯護,認定1979年參與美麗島事件的人是「一群暴徒」。然而,接觸不同意識形態的思想、人群與環境後,羅文嘉過去19年如夢似幻的信仰基礎1年內崩塌,「我覺得自己被誆了!」

這段啟蒙的經歷促使羅文嘉投入學生運動,幾乎無役不與,直到名字登上報紙版面,個性傳統的父親態度強硬禁止他「不務正業」,羅文嘉皆以「不頂嘴也不改變」面對責難,大四快畢業前,他因替校園內的蔣中正銅像戴「世界偉人高帽」差點被退學,父親終於忍不住對羅文嘉說:「台大是個危險的地方,我希望你趕快離開是非之地」。

順利畢業後去當兵,滿腔熱血在胸膛中被壓制了2年,羅文嘉沒聽從父親的建議出國深造,1992年進立法院當立委助理,又往政治鑽更深了一些,「我當時心中只有一個夢,台灣必須有民主的選舉體制。」那年,台北市長還是官派,市民沒有決定誰當家的投票權,「現在大家習以為常,甚至有點厭惡的選舉,是花了台灣兩代人努力和犧牲換來的」。

羅文嘉人生的第一個追求,在他從政的2到4年間實現,「30年前的夢很簡單,要求最基本且公平的選舉制度,選不選得上不知道,但是有機會有制度,我們就去參與」。他加入民進黨,立定下階段目標,想用人民爭取到的選舉制度,促使政治汰舊換新,「我的第二個夢是政黨輪替」。

誰知道,計畫趕不上變化,總統直選才過4年,羅文嘉的第二心願竟又迅速達陣,「2000年來得太突然,也有點快」。

2000年3月18日夜幕低垂之際,競選總部前愈發熱鬧歡騰,支持者如潮水般湧入民生合江街口,黃黃粉粉的勝選紙花漫天紛飛,從大舞台上緩緩飄落人群中,應該隨著當選者接受掌聲的榮耀時刻,羅文嘉擺脫身後的喧嚷鼓譟,跟三五好友跑到酒吧小酌去了,「你預期50歲或60歲才出現的願景,卻在30歲看到了」。他陷入長考,思索接下來還能做什麼?

「這也是我沒選擇進總統府的原因。」羅文嘉認為,如果政治是建立體制,那架構搭好了,就必須靠內容來填充體制,於是,他的第二人生從文化部的前身文建會起步,「當時以為政治工作可以畫下美麗句點」。不到1年,把心血都花在組織整併上的羅文嘉,因提出的草案屢遭立法院擋下,才猛然驚覺自己太天真,「文化與政治是分不開的,沒有通過選舉,你的發言與影響力,都不是經由社會基礎建立」。

如果想為社會做事必須靠政治,那就去取得權力吧,「我政治旅途中的另一條支線,就這樣拉開了。」脈絡想通後,羅文嘉重返政壇,2001年投入立委選舉,「在這個階段我是戰士,帶部隊到處征戰江湖,每2年到4年就打仗,不管自己參選還是輔選」,而這一栽,10年又過去了。

「身為政治工作者,很多責任得扛起來,沒什麼好選擇的。」戰場總有不順利的時候,台灣民主政治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地改變,環境也越來越複雜,羅文嘉幾度問自己,「我還要再過這樣的日子嗎?」

2012年他接手水牛書店,為人生上半場的壯遊真正做了總結,「頭2年蹲田裡拔草時,心裡始終懷疑,難道就這樣放棄20年來最擅長的事嗎?」很多人擠進政治圈,必須從零開始,然而在那一刻,羅文嘉決定讓一切歸零。

從1992年踏入政壇至今,一眨眼30年,「政治上的事情,我不再選擇扮演第一線角色」。相較於初出茅廬渴望打破不正義,羅文嘉發現,民主體制不是建起來擺著放就好,「這次我去歐洲體會最深,那段時間剛好是裴洛西訪台,在義大利遇上的所有人都問我,中國打台灣怎麼辦?」

憂心在壓力下習慣的威脅,有一天失控成真,羅文嘉對與自己相同世代的五年級生喊話:「不管你在哪個崗位,都不能錯失我們應盡的責任。」年輕時拚命建民主體制,中年後羅文嘉想用生命守住家園,「台灣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文明發展,我們要保護台灣的文明。」

這些內容將在11日「空中小客廳播出」(https://reurl.cc/Z1AGyp),或可上中央社YouTube觀看全影音專訪(https://youtu.be/otRDUZgfJUo)。

中央社Podcast頻道「中央社好POD」除了既有的3個節目「文化普拉斯」、「特派談新事」、「空中小客廳」外,在4月起推出由知名作家劉克襄所主持的「搭火車回台灣」共12集,於每月的第1個週六上架。(編輯:吳協昌)1111111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