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麥會 學者:美避過度刺激中國並盡力凸顯台灣存在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黃雅詩台北6日電)總統蔡英文凌晨過境美國時會晤眾議長麥卡錫,學者認為,美國在形式上謹慎安排,避免衝破美中護欄與過度刺激中國,但在實質會談中,則盡量凸顯台灣的存在,以及美國國會對台灣的跨黨派支持。

蔡總統在美西時間5日上午(台北時間今天凌晨),於加州雷根總統圖書館會晤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政大外交系主任盧業中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 這次台美對相關行程安排非常仔細,主要考量應是避免過度刺激中國。

盧業中認為,這次會晤一大重要意義,是凸顯美國國會對台灣的跨黨派支持,麥卡錫與跨黨議員一起見蔡總統,這在目前美國政治「極化」、兩黨高度對峙態勢下相當難得,外界原曾擔憂,蔡總統行程似乎與共和黨接觸較多,怕台灣成為美國兩黨競爭下的一張牌。

盧業中表示,美國國內政治形勢變化很快,前總統川普在蔡總統訪美時遭起訴,更加激化共和黨與民主黨的對立,台灣議題未來是否會在美國國內政壇進一步發酵,仍有待觀察,但至少目前看來蔡總統很小心應對此一情形。

盧業中說,從蔡麥會形式安排來看,美國行政部門發言非常謹慎,試圖避免衝破美國以「一個中國政策」處理台灣問題的護欄,不讓北京找到可以過度解讀的舉動,但同時麥卡錫在實質發言中稱蔡為「台灣總統」,可說是在一中政策框架內,盡量凸顯台灣的存在。

盧業中表示,從麥卡錫談到的台美3個實質議題,包括軍售、經貿科技合作與共同價值,可見在當下西方、非西方世界對立局勢下,台灣明顯已被歸為一個「非地緣劃界」的西方陣營,北京如何去解讀或回應這個局面,值得後續關注,蔡總統出訪彰顯台灣在國際社會的事實存在,這點中國也須正視。

盧業中認為,美國國會一直對中國站在較為批判的立場,但整體來說,美國這次仍盡量避免因蔡總統過境,與中國爆發更進一步衝突,美國應對中國的作法或許也值得兩岸關係借鏡,以思考兩岸如何建立避免直接衝突的護欄。(編輯:翟思嘉)1120406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