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25日電)香港實施國安法後,與美國關係轉差,有分析指出,在當前情況下,香港駐美國的經貿辦事處變相成為「空殼」,有政界人士因此建議政府關閉辦事處或予以縮編。
星島日報今天刊文指出,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早前通過「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認證法案」,建議終結港府駐美經貿辦的特權豁免待遇,甚至關閉辦事處。
除了美方的表態外,本地也有政商界人士認為,以往港美關係較好時,駐美經貿辦確實發揮作用,但如今關係不佳,辦事處近乎「名存實亡」。
文章表示,目前港府有14個海外經貿辦,3個在美,分別在華盛頓、紐約和三藩市;駐美經貿辦的一項重要工作是進行遊說,另一項工作是港府或商界組團訪問當地時,負責安排和聯絡。
文章認為,在當前政治氛圍下,當地國會議員及商界都不願意與港府有太多聯繫,而港府官員和本地商界人士也不熱衷訪美,因此,駐美經貿辦作用不大。
文章引述熟悉港府運作的人士說,在中美博弈下,香港國安法執行愈趨強硬,美方就愈多動作,駐美經貿辦可發揮的功能只會愈來愈少。
據指出,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日前曾提出關閉駐美經貿辦,認為此舉帶來的實際影響極少,並說調回駐美職員更好,因為香港也不夠人用。
文章又引述立法會議員江玉歡說,既然經貿辦作用不大,從公共資源角度看,縮減規模也無不可,但不至於完全關閉,始終不同國家的投資者仍對香港有興趣。
不過,有商界人士指出,香港是美國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要求關閉經貿辦等於「倒自己米(自我損害)」。
2019年香港爆發「反送中」運動後,港美關係轉差,期間美方強烈批評香港實施國安法及改變立法會選舉制度,認為這扼殺香港的民主自由空間。
美方也因此對包括香港行政長官在內的高層官員實施制裁。(編輯:陳鎧妤)1120725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