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林敬殷台北24日電)針對遊蕩動物,農業部今年10月啟動「於特定生態熱區試辦特定台灣原生種野生動物因犬隻侵擾改善專案」計畫,但野保團體今天表示對計畫毫無所悉,呼籲政府應有強力作為,試辦計畫應公開且回歸專業。
社團法人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台灣爬行類動物保育協會、社團法人台灣石虎保育協會、財團法人台灣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台灣野生動物舊傷與保育學會及國立台南大學生態暨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許皓捷今天在立法院舉行「遊蕩動物衝突危機」記者會。
台灣爬行類動物保育協會理事長游崇瑋表示,動物保護法在2015年修正並經2年緩衝期上路後,遊蕩犬數量就沒有再下降過,2022年估算已逼近16萬隻。遊蕩動物咬傷人、家畜,更時有所聞,且狂犬病已有向北部移動趨勢,顯見遊蕩動物的問題日趨嚴峻。
社團法人台灣石虎保育協會秘書長陳美汀指出,據她長期研究石虎經驗顯示,遊蕩動物對野生動物的影響,包括競爭食物、獵殺野生動物、競爭棲地及傳染疾病,且遊蕩動物大舉入侵野生動物棲地,例如石虎就會有迴避遊蕩動物的行為,使得野生動物的棲地更少。
財團法人台灣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課長廖朝盛表示,以他的醫院接到救治野生動物的案例統計,包括穿山甲、山羌等野生動物遭到遊蕩犬攻擊比例逐年升高,除了全民共同關注外,政府也應有強力作為。
在禁止撲殺後,許皓捷指出,禁止餵食是減少遊蕩犬數量的最好方式,誘捕、絕育、放回原地(Trap Neuter Return,縮寫:TNR)並非有效的方法,除非絕育率長年達到85%以上,且沒有新的棄養個案。
社團法人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研究員郭佳雯說,試辦計畫內容應確實資訊公開,唯有如此才能讓專家學者提供專業意見,並應有長期規劃,從政策與法規面全面重新檢討,且計畫設計與數據分析應具備科學性,試辦區內應禁止餵養,但應補強法律與教育,所有子計畫應受適當監管,避免多頭馬車。
此外,認同強化飼主責任宣導,並應對家犬進行絕育.流浪動物管理政策的源頭管理檢討。(編輯:楊凱翔)1121024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