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吳柏緯台北26日電)中國21日發布「懲治台獨」新規,恐增加台灣民眾赴陸風險。海基會副董事長羅文嘉今天表示,以「22條意見」這類方式威脅、恐嚇,對兩岸正向交流不僅沒幫助,且會造成破壞與傷害。
海峽交流基金會今天下午舉行背景說明會,由新上任的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羅文嘉主持,回應22條意見等兩岸議題。
羅文嘉說,海基會是受政府委託執行兩岸交流的民間單位,政策立場與總統府、行政院、陸委會一致,「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我們不具司法管轄權,任何的法律規範對台灣民眾沒有拘束力」。
針對「22條意見」對於兩岸交流造成的影響,羅文嘉指出,希望兩岸能夠透過正常交流、健康有序對話解決雙方歧異、促進理解,類似「22條意見」這類威脅、恐嚇的方式,對兩岸正向交流不僅沒幫助,而且可能會有傷害。
他說,如果促進正向交流是兩岸的共同目標,對岸應該要避免利用這種方式,這種方式只會引起台灣社會的反感,對期望的正向交流會造成破壞。
羅文嘉提醒,除了剛發布的「22條意見」外,從去年7月開始,中國大陸就以國家安全為由,制定了非常多的法規,包含去年7月修訂的「反間諜法」與實施的「對外關係法」、今年1月實施的「愛國主義教育法」、今年5月施行的「保守國家秘密法」,以及即將在今年7月1日執行的檢查電子設備相關規定。
他說,過去數年間至少已有7起案件,涉及台灣民眾因相關國安法規遭中國大陸國安或司法部門留置、收押、判決、服刑,甚至有人至今仍下落不明。「我們都不希望發生這種事,但發生了之後也會盡量協助家屬面對、解決」。
羅文嘉也提及,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不具司法管轄權,但是「22條意見」中有多條內容充滿不確定性,因此台灣民眾赴大陸,無論是經商、求學、旅遊,仍須注意自身的人身安全,「如果沒有必要,務必評估是否要前往;如果必須要去,陸委會設有前往中國的動態系統,建議大家務必登錄。此外,海基會設有24小時緊急專線,若碰到任何問題,可提供相關資訊」。(編輯:邱國強)1130626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