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吳書緯台北21日電)建構經濟韌性成為矚目焦點,前拉脫維亞副總理帕布瑞克斯今天表示,如果要阻止可能的侵略,就要將經濟與政治手段相結合,並且展現願意捍衛自己的價值觀、社會與國家,「這就是韌性」。
外交部與遠景基金會今天舉辦第8屆「凱達格蘭論壇:2024印太安全對話」,下午進行「經濟安全與經濟脅迫」場次論壇,由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主委顏慧欣主持,邀請各國學者、前官員與談。
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公共及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巴里斯(Roland Paris)指出,經濟安全是為了減少個人和集體的脆弱性,如同台灣減少對中國的經濟依賴,許多國家也在降低供應鏈的風險,並與志同道合的國家加強夥伴關係,但對經濟安全的渴望也有可能破壞經濟繁榮,也有可能造成保護主義,也不利於和平,而這沒有魔法解方,需要透過制定政策來保持平衡。
曾任南韓通商產業部長的美國皮特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資深研究員呂漢辜(Han-Koo Yeo)指出,保護主義在世界各地蔓延,但國家之間的相互依賴是不可避免且重要的,特別像是韓國、台灣這類型的國家,亞洲國家應該相互合作,一同面對氣候變遷、供應鏈等挑戰。
目前為拉脫維亞北歐政策中心主席的帕布瑞克斯(Artis Pabriks)表示,烏俄戰爭的結果將影響到全球格局,國際社會對俄羅斯實施多項經濟制裁,這是必要的,但經濟制裁從不會單獨發揮作用,特別是對專制國家的效果不好,而拉脫維亞從烏俄戰爭所學到的一件事,就是加強對區域合作,特別是與波羅的海鄰國立陶宛、愛沙尼亞等周邊國家合作。
帕布瑞克斯說,因為這些周邊國家都瞭解風險與挑戰,對於太平洋地區也是如此,因為任何危急都會觸及到周邊國家,例如日、韓、菲等國,因此台灣如果想維持和平且不被挑戰,區域整合和區域合作相當重要,而想阻止可能的侵略,必須將經濟、政治手段加以結合,並且展現願意捍衛價值觀、社會與國家「這就是韌性」。(編輯:翟思嘉)1130821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