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西崑訪談錄揭密 曾提議「中華台灣共和國」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台北28日電)國史館出版前外交部次長楊西崑訪談錄,揭露1971年退出聯合國以後,楊西崑希望美方幫忙說服時任總統蔣中正以「中華台灣共和國」的新名義聲明與大陸完全無關。國史館長陳儀深表示,此事雖無結果,但提議這種跳脫框架的方案為國謀出路,饒富歷史意義。

陳儀深在楊西崑訪談錄序中表示,有「非洲先生」之稱的楊西崑於1910年出生,2000年1月辭世,在外交生涯中很早就與非洲結下不解之緣。出任駐聯合國代表團專門委員時,曾兩度擔任聯合國託管理事會西非訪問團成員,對於託管事務有深刻的了解。

他說,楊西崑回國擔任外交部亞西司司長時,更積極推動「先鋒計畫」,帶領農耕隊到非洲進行中非農技合作,協助非洲人民發展小農經濟,成功實現「外交下鄉,農業出洋」,不僅成果豐碩,也贏得了非洲國家的支持與邦誼。

陳儀深表示,楊西崑擔任南非大使10年任內,不僅贏得南非朝野對他個人的尊重與重視,也連帶提高華僑地位與白人同等待遇,並且強化了兩國之間的經貿與軍事交流。

除了鞏固非洲各國邦誼之外,書中也揭露,楊西崑在1979年中美斷交風暴中擔任特使,銜命赴美,代表中華民國政府與美國政府談判,折衝尊俎,忍辱負重,力促美方通過「台灣關係法」。

值得一提的是,陳儀深表示,根據美國解密檔案,1971年10月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以後,11月30日,時任外交部次長的楊西崑即與美國駐台北大使馬康衛(Walter P. McConaughy)密談,希望美方幫忙說服蔣中正動用緊急權,凍結現行「憲法」,成立新國會,以「中華台灣共和國」的新名義聲明與大陸完全無關。

此事雖無結果,但陳儀深認為,以一位外省籍菁英,在那個時代能提議這種跳脫框架的方案,為國家謀出路,饒富歷史意義。

陳儀深表示,國史館在1992年訪問楊西崑的訪談紀錄,對於楊西崑在外交工作的經歷敘述甚詳,也對各界人物多所臧否,當能使後人更加瞭解1950到1980年代台灣外交處境的艱難,當年因故未能出版,殊為可惜。

他說,楊西崑長子楊兆平有緣於2023年12月出席國史館蔣經國日記新書發表會,或許因而產生信任之感,今年1月主動與國史館聯繫同意出版,才使得這本書得以於塵封32年後問世。

陳儀深指出,楊兆平並到國史館接受他的訪問,暢談生命經驗,並透過自己的角度觀察父親楊西崑從事外交工作的經歷與甘苦,以及外交官家庭不為人知的一面。

陳儀深說,楊西崑「非洲先生」、「外交先鋒」之名實至名歸,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在外交上的努力與成就,值得後人永遠的懷念與尊敬。(編輯:楊凱翔)1130928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