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蔡孟妤高雄28日電)高雄檢警近期偵辦詐騙案,發現不少詐騙集團扮「假幣商」,利用虛擬貨幣洗錢以躲避檢警查緝;檢警使用最新科技ChatGPT寫程式追查,抓出幣流走向及交易模式,成功溯源逮獲詐團主嫌。
高雄地檢署近期偵辦詐騙案,發現「假幣商」案件增多,疑似詐騙集團利用虛擬貨幣洗錢,想藉此讓檢警查不到洗錢實證,躲避查緝。
檢警調查,今年2月1名20多歲張姓女子求職帳戶遭利用,戶頭1個月就有高達新台幣千萬元金流;檢警1個半月後破獲水房,金流達1億5000萬元,查出主嫌應為35歲余姓男子。
不過余男在虛擬貨幣比特幣興起時,即投入研究區塊鏈與相關交易漏洞,會扮成「假幣商」,假幣商錢包地址形同銀行帳戶,但在網路只是1組代碼,追查不易。
檢察官呂尚恩自學程式語言,再和2名承辦員警以ChatGPT輔助寫程式,檢警3人透過程式抓出幣流走向,掌握詐團交易模式,最終成功將主嫌余男逮獲。余男長期無業卻開名車,家人以為是科技新貴,直到警方上門才知是詐團主嫌。
此外,高雄檢警還偵破另一起虛擬貨幣洗錢案,35歲孫姓男子自學鑽研5本洗錢防制書籍,以妹妹當人頭,指揮多人在虛擬貨幣交易平台開設帳號,將被害人匯入贓款層層轉手後,再進行虛擬貨幣交易,掩飾贓款來源及去向。
檢警透過分析區塊鏈交易紀錄,掌握虛擬貨幣流向,查出孫男1年多詐得8700多萬元,坐擁名車及豪宅享樂,但最終仍被細心追查的檢警逮獲。(編輯:陳仁華)1120828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