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址效應! 台北盆地"最有感"

連珮貝 曾建勳 報導  / 台北市

昨天發生芮氏規模6.3地震,之後又再發生四次餘震,規模都超過五以上,雖然震央在東部外海,不過各地震度新北和宜蘭是最大的,有四級,這和地質有關,叫「場址效應」,因為台北是盆地,地質較為鬆軟,會放大地震搖晃幅度,震波傳入台北盆地後,可能放大兩、三倍,感受上會搖更大、更久。

地震發生當下,整座水晶吊燈就像海盜船一樣,左右大幅搖擺,強大的地震威力,水晶燈隨時都可能從天花板上掉下來。東部外海發生芮氏規模6.3地震,全台有感,尤其台北、宜蘭,搖晃感受特別明顯。台北文創中心地板和天花板因此震出一條又一條裂縫,看起來相當嚇人。地震中心觀察到新北市出現4級以上,有0.12秒,3級也有16秒,2級最久,長達62.58秒,主要就是因為盆地效應,讓台北的地震強度擴大,有人稱這樣的盆地效應又叫「場址效應」。

就原本地震震波傳導來看,外海發生地震,從海岸傳進來內陸,雪山山脈阻擋下,震度應該已被削弱到只剩二,不過因為台北是盆地地形,當震波傳進來盆地內,鬆軟的土壤受到地震影響,震波應往四邊散去,但因為台北四面環山,讓震波無處宣洩,只能往上發展,讓台北地震威力擴大到四級,地震威力幾乎和震央差不多。

光20號一天就發生四次以上規模五的強震,氣象局提醒,接下來還可能發生規模六以上的地震,尤其50年以上的老房子要特別注意,房屋結構如果出現裂縫,就得趕緊找土木技師察看,以免多次強震侵襲下發生意外。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