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
財經專家丁學文,今(1)日要和大家分享的議題是,因為美、中關係交惡,造成許多華裔科學家以及高科技人才決定離開美國,返回中國,是否會危及美國的創新能力,來聽專家的分析解說。
幫你讀懂全世界,各位觀眾大家好,我是丁學文,今天我要跟大家談一談的,其實還是跟中美對峙發生的一些學術界的情況有關,隨著開學季節的到來,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其實很多台灣的留學生今年拿到的offer都不錯,事實上從2018年的中美對峙以來,中國跟美國之間除了科技的脫鉤、金融的脫鉤,在學術圈跟研究機構的脫鉤也越演越烈。
9月23日美國一個新創公司叫Strider Technologies公布了一個報告,這個報告特別提到,按照現階段,其實在美國已經有高達154名高端的研究人員回到中國協助高端的一些科技研發的發展,這個事情讓美國非常地緊張,同時間我們也在美國另外一個研究機構叫Statista,它裡面的研究報告特別說,在過去幾年,其實已經高達1400個在美國的高端的科學家回到中國,從事更高端的研究,我想這個東西其實在學術圈也好,研究機構也好,其實引起了大家的震盪。
Strider Technologies這一次的報告,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次針對高端的科研人才,尤其是來自中國的一個深入的完整的報告,這個報告特別針對美國有一個非常有名的研究機構,叫Los Alamos,Los Alamos是第1個發展出核能武器,甚至是高端的太空技術的一個研究機構,在過去呢,因為有很多的中國留學生到美國,所以其實這個研究機構培養了不少華裔的高端的科學家。
可是隨著中美之間的對峙,尤其在川普政府時代的所謂的中國計畫,China Initiative,開始針對這些有華裔背景的科學家,就有很多的監控行動,或者一些限制行動,造成很多的這些科學家開始回到中國,這個Strider Technologies的研究報告裡面特別揭示了,美國認為高端科學家在美國,針對美國的一些高端科技移轉回中國的情況,他們覺得是一種系統性的安排,這種系統性的安排對美國來說當然就影響很大。
可是反過來說,站在這些科學家的角度來說,他們其實壓力也很大,因為這些科學家有很多其實到了美國已經超過了20年,他們的小孩,甚至子女可能都在美國受教育長大,在這樣的壓力之下,他們也選擇回到了中國。按照《華爾街日報》的統計,大概已經有超過1400個科學家陸續回到中國。
那同時間呢回到留學生圈,其實也有很大的影響,因為大家知道其實過去20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留學生在美國的大學院校裡面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可是2015年到2022年,這7年之間,以中國留學生的調查來說,過去50%以上的中國留學生會選擇美國作為他留學的主要地方,可是到了2022年只剩下31%。
這裡面很大的因素當然是因為中美的對峙越演越烈,很多中國的留學生會認為,到美國讀書除了會面對敵視的態度之下,在美國拿到學位之後也不容易留下來,所以相對來說,很多就選擇了歐洲,或者甚至是日本,其他的國家去做一個研究,按照最新的數據,以俄亥俄州來說,其實也有4分之1的中國留學生流失,如果以每個留學生的學費來看的話,1年損失超過160億美元,這對美國大專院校來說,其實是很大的受傷。
我們從這上面,包括Strider Technologies的研究報告到超過1000多個科學家回到中國,再到留學生的減少,其實我們越來越能夠理解,我們再過來疫情過後,除了通貨膨脹、能源危機之外,我們面臨的這個世界變化非常地大,所謂的單極時代,也就是以美國為主導,不管是在教育科研,甚至在科技上面都開始脫鉤。
我們也看到,從中國最近的一些行動來看,他也開始在做其他的一些分散的做法,我們從教育體制來說,大家都知道教育是百年樹人,這是牽涉到下一代的歸類,最近我們在中國也看到,其實中國有一些elementary school,就是中小學校,已經開始在減少英文課程的教導,如果隨著中國真的走向越來越內卷,或者美國跟中國之間不可能再有public,公開的和平合作,我想對全世界來說,都是前所未有的一個新時代的來臨。
站在台灣的角度,台灣其實即使現階段,其實在後冷戰時代面臨的是另外一個形象,但是我們其實照地理位置來說,離中國是比較近的,跟美國又有長久以來的歷史關係,怎麼在這個裡面去拿捏出一個最適合台灣的平衡策略,來幫台灣的下一代,包括教育、包括科研、包括研發,甚至產業的安排,我想都是下一個階段非常重要的一個考慮因素,以上就是今天我針對中美對峙之後產生的,不管是高端科研人才,或者是科學家,甚至留學生的變化,跟大家做的分享,希望大家喜歡,我們下次見。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