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婷 採訪/撰稿 徐森城 攝影/剪輯 / 台中市
大賣場推出蔬果裸賣,目標減少塑膠袋用量。不過2002年台灣推動限塑政策至今,全台一年的塑膠袋用量仍有約200億個。國內目前有超過30家的無包裝商店,也正帶動這股裸賣風潮。當顧客需要自備容器才能採買消費,民眾能接受嗎?有一位遠從波蘭嫁來台灣的女孩唐寶玲,就在台中開了一家無包裝商店,寶玲如何在生活中實踐環保、進而以行動影響周遭的朋友呢?裸賣在台灣,會有更多實踐的可能性嗎?減塑這堂課,帶您繼續深入了解。
傳統市場裡,人人手上至少一個塑膠袋,攤位上也高高掛任君抽取,買好了再裝入購物袋,層層包裝袋中有袋,台灣的塑膠袋使用數量非常驚人。記者李婉婷VS菜攤老闆說:「(老闆這多少錢皇宮菜),一包35元,(那我要這包),上市場買菜,包裝流程購物非常簡單。」
記者李婉婷說:「不過當我們進入一家減塑商店,這裡的老闆,是不會幫你做任何的包裝,正巧我們手邊又沒有購物盒,或環保袋的時候,裸賣怎麼進行呢。」無包裝商店老闆娘唐寶玲說:「有各種各樣的方法,一個是有時候我會有二手容器,但是二手容器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很多客人沒辦法接受。」
這家位在台中市北區的無包裝商店,老闆娘是來自波蘭的唐寶玲,當年的交換學生,如今成為台灣減塑議題先鋒,經營店面落實她的環保理念。唐寶玲說:「台灣的這種活動很少,所以我一開始只是想要開一個社團,你需要買多少就可以跟我說多少。」
食物可以分裝裸賣,清潔劑也能秤重交易。唐寶玲說:「扣容器的重量,我們就可以開始補充,其實很多客人,一開始不知道他會不會喜歡這樣的產品,所以我都覺得,沒關係你先買一點點,可能兩三天的量。」
裸賣議題食物保鮮是個難題,要自帶容器或選擇還空瓶,退押金都沒問題。唐寶玲說:「如果你今天真的有自備容器也非常好,我馬上會把押金折扣給你,很多客人對這樣的方式很有興趣。歐盟有一些環保,新的綠色政策,我覺得在那邊做這種生意,會比較簡單一點,因為比較容易找到供應商,好像比較容易吸引大家,真的實行減塑生活,對我們也要努力加油。」
唐寶玲說:「開這個店其中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我認識很多跟我一樣的朋友,為了環保我們想要付出一些努力。」
如何讓大眾,有意願加入減塑行列,誘因得高度吸睛,來自香港的江東源也是倡議者。減塑餐廳老闆江東源說:「對一些原本已經習慣帶容器的客人,你沒有減他5元、10元,他也是會這樣去買。打到七折的話,說不定有一些原本沒有想要帶容器,願意為了那80元折扣就帶容器了。」
唐寶玲說:「雖然我們是不同國家,但是也許因為我們剛好想要做一個好事情,你會感覺到你不是一個人,我們都是地球人。」
我們跟著寶玲,實際走一趟黃昏市場採買,看看她平時如何身體力行,落實減塑運動。熟練地拿出餐盒,環保的第一課,就從減少使用塑膠袋開始做起。
寶玲在市場巧遇忠實顧客,點頭微笑也交換一個確定眼神。記者李婉婷VS無包裝商店顧客說:「(你們有常常去她店裡買東西嗎),有喔。」他們彼此都知道,為環境努力自己不孤單,因為這條路是一群人齊步走,並非獨行。
減塑不是不用,而是要減少使用,除此之外,她們還會不斷重複再利用。記者李婉婷VS無包裝商店老闆娘唐寶玲說:「(有用到任何塑膠袋嗎),目前沒有,但是當然如果我還想要繼續買,我也是準備一個之前用過的塑膠袋,重複使用其實也很好。」
唐寶玲說:「我不想要環保變成一個口號,我想要讓人家真的看得到一些議題,或是透過這樣的商店,吸引大家來這樣的商店,自己體驗裸裝的購物模式。」經常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減塑生活,波蘭女孩唐寶玲在台灣,繼續她的環保公民課。
台灣自2002年起推動限塑政策,店家不主動提供購物用塑膠袋,不過至今全國一年的塑膠袋用量,仍有約200億個,換算下來,每人平均一年會用掉762個塑膠袋,數字非常驚人。除了塑膠袋,一次性免洗餐具也充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該如何從源頭減塑,民間力量正在崛起。
無包裝商店業者黃尚衍說:「老闆娘嗨你好,我這個空桶就先還給你,然後再跟你換一桶新的。」無包裝商店業者黃尚衍,每個月固定都會帶著空桶,找廠商補貨。寵物清潔劑業者羅凝說:「像我們現在都會推廣自己帶杯子,其實無包裝就是這個概念,就是你不用每次都買個瓶子,然後再丟掉再回收。」
37歲的黃尚衍,2017年在三重,成立新北市第一
以大包裝進貨,減少一次性垃圾產生,在重複使用的理念基礎上,業者也積極尋覓,塑膠以外更耐用的替代容器。黃尚衍說:「你越多人去參與這樣的活動,或是行為做消費,那源頭就會盡可能地減少,因為你就不用再產生塑膠袋了。」
全台灣目前有30多家的無包裝商店,頭家們都在思索,如何吸引更多生活環保實踐家。
減塑商店老闆鳳嬌說:「幻想說能不能有一家店,可以用完的蜂蜜罐再拿去裝,就不用一直要去做回收,一直要倒垃圾,然後又買一大堆自己用不完的東西,這是我們最一開始的理念。」
商店的原始樣貌,是一間沒有天花板和地板的老屋。減塑商店老闆拉拉說:「窗戶窗框這邊是門板,去改造成我們想要做陳列的樣貌。」店老闆鳳嬌和拉拉,對於減少垃圾這件事,有自己的SOP。拉拉說:「確實會遇到一些人,臨時來到這裡或帶不夠,我們自家有一些用過的容器,把它清洗清潔乾淨,提供給來的客人方便使用。」
鳳嬌說:「希望藉由比較衝擊性的商店,可以讓大家意識到,原來我拿的這個罐子,不是那麼理所當然,它是有成本的,我其實有付錢要買它。所以我們都會一直跟大家強調,所有你垃圾桶的垃圾,都是你的錢,所有的垃圾都是買來的,這些罐子並沒有憑空送給你,慢慢地去推說那我可不可以,自己重複地使用這些,我曾經付過錢的包裝。」
記者李婉婷VS減塑商店顧客說:「(你平常都會自己帶購物袋跟環保盒)O,對我都習慣了,所以你看後車廂都是紙箱類的。」商店不提供塑膠袋,買東西請自備容器和購物袋,多年前大家認為,新奇的社區大小事,現在成了再熟悉不過的生活買賣日常。
拉拉說:「自己嘗試過一陣子,會發現已經沒有再跟外面拿袋子,家裡始終還是有,那些其實就已經很夠用了。袋子可以重複包食材,或者是蔬果這些東西。」減塑商店顧客說:「一直重複用一直重複用,沒有破之前都不能換。」
消費者或許都在追求,便宜又方便的購物模式,
老房子新生命,改頭換面後,城市柑仔店除了要面對營收,還增加了減碳環保任務。他們以裸賣為題,理想目標零廢棄,透過減塑這堂必修課,期待更多台灣人,從日常落實全心投入。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