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強震】黑暗中的微光|華視新聞雜誌

林乃絹 採訪/撰稿 盧松佑 林清華 攝影/剪輯  / 土耳其

「百年之國震後再起」特別報導。星月國旗下,是標示數字的木樁,萬人塚超過千位地震罹難者,在此長眠,墓碑全刻著強震發生的2月6日。一片寂靜,鳥叫聲特別清晰,一邊是土耳其,一邊是敘利亞罹難者,劃出土地沉痛傷痕。

華視記者林乃絹說:「我們現在跟著圖芭,要回到她重災區的家安塔基亞,可以看得到沿路上,大部分的房子都是損壞的,而且也有很多軍隊在控管這整個區域。圖芭她的心情是非常沉重的,她也不斷地在記錄著,路途上的所有景象。」

圖芭是土耳其記者也是地震災民,很多親友走了家也毀了。土耳其籍災民圖芭(Tuba Alvanoğlu)說:「我女兒的這些書,都是要準備大學用的。」坍塌的天花板破碎的牆,沙發櫥櫃全都翻覆,生活的痕跡還在,但安穩生活一夕消失。

土耳其籍災民圖芭(Tuba Alvanoğlu)說:「貓咪快來。」貓還守在震毀的房子裡,整條街都是殘破建築,罕見人煙,空氣裡瀰漫消毒水和腐敗的氣味。土耳其籍災民圖芭(Tuba Alvanoğlu)說:「我花了一輩子的時間,建起這個房子,現在窗戶破了牆倒了,所有東西都沒了。這就像我們被炸彈襲擊,整座城市都像被砲彈轟炸過,你可以看到我們的情況有多糟我已經無法用言語表達。」

地震短短一分鐘,讓災民一無所有無家可歸,活下來了卻面臨嚴峻的生存考驗。華視記者林乃絹說:「在馬拉什的市中心,有一塊都是帳篷區,是在地震過後,由AFAD(土耳其災害應變管理署),跟NGO(非政府組織)一起合作搭建,現在專門提供給敘利亞人居住,帳篷設備非常簡陋。」

NGO人資經理Mayada Elsuleyman,在第一線探訪學童。土耳其非政府組織Maram Foundation,和土耳其災害應變管理署,合作安置災民。帆布鋪滿黃沙,碎石地塵土飛揚,物資僅能滿足基本生活需求。

根據聯合國統計,災區共有240萬人居住在臨時避難所,其中80萬人住在帳篷、21萬人在組合屋、11萬人暫住公共建築,震後四個月,災民還看不見重建曙光。

華視記者林乃絹說:「在阿德亞曼省東邊的Golbasi,是災損相對嚴重的區域,我們沿著山坡往下走,可以看到在地勢比較高的民房,通常是經濟條件較好的,所以他們的房子都沒有受到毀損。但是當我們來到了平地,可以看到這裡的民房,在地震來襲的時候,幾乎無一倖免。」

拆除房屋後的瓦礫堆還沒清運,沒有撤離的居民只能與之共存,看到記者來訪,男孩主動帶我們,深入災情嚴重的區域。阿拉伯籍災民Hamza說:「這裡是土耳其地震災區阿德亞曼省,這裡都是因為地震損毀的建築。在地震那天晚上,天氣非常嚴寒還下著大雨,我們真的驚恐萬分,根本無法離開倒塌的建築,那時候一片漆黑,大家真的很震驚。」

斷垣殘壁,還是能看見災民身影,在一片狼藉中搜尋有價值的東西。土耳其籍災民圖芭(Tuba Alvanoğlu)說:「在地震過後,我有很嚴重的健康問題,我需要醫療和調養的地方,而台灣中心就是我唯一想到能來的地方。因為這裡在地震之前,就提供敘利亞難民協助,所以他們熟知如何支持和幫助難民和災民。」

位在土敘邊境的雷伊漢勒,災損相對輕微,大量災民從重災區湧入,震後一個半月暫住在人道組織。土耳其籍災民Kemel bozoglan說:「我在地震第五天來到台灣中心,在這之前我們住在公園兩天,然後又住在運動中心兩天。後來我不經意地經過了這裡,我看見很多人聚集,而且有在發放食物,所以我問了工作人員想借宿,他們說當然沒問題。」

天災如同無盡黑夜,人們都在期盼一縷微光,便當山。華視記者林乃絹說:「台灣中心和世界中央廚房,在強震過後,每天都會供應兩餐給災民,每次到了中午,食物堆滿了像座山,經過六個星期,今天會是他們最後一天供餐。」

搶餐、領餐排隊、發餐盒,員工親手發出餐盒,人道組織跨國攜手合作,食衣住行物資補給挺災民。卡車卸貨、搬紙箱、倉庫搬毛毯,倉庫清點分裝物資,包含台灣慈濟捐贈的毛毯,台商印尼和巴基斯坦,民間單位提供食物,也有Maram Foundation,送來的盥洗衛生用品。

台灣中心專案經理瓦力(Muhammed Velid Abdi)說:「從震後第一天起,我們就提供災民食物和水,所以其他NGO(非政府組織),他們有一些有食物,有的單位有喝的,有的有衣服,很多單位都有不同的物資。由於我們是雷伊漢勒唯一開放的單位,所以每個人都開始來找我們,我們緊急收容大約1500至2000人,所有人互相合作都貢獻一小部分,所以我們一起完成了一件大事。」

台灣中心統合資源,從災後的緊急安置到物資補給,延伸至中期的醫療衛生到教育,發揮民間力量。共106個非政府組織,包含53個土耳其本地和35個國際單位,站在第一線,為災民點亮黑暗中的光。而由上而下的賑災政策,代表哈泰省的國會議員,有不同觀察。

土耳其國會議員(在野黨Iyi Party)Adnan Şefik Çirkin說:「政府沒有任何因應地震的政策,人們仍然面臨住房問題、水問題、食物問題,甚至非常嚴重的衛生問題,這些問題目前都沒有得到解決。」

土耳其國會議員(在野黨Iyi Party)Adnan Şefik Çirkin說:「這個地震,讓安塔基亞這座城市80%都被毀了,震後火災情況危急,建物破壞也非常嚴重,人員死亡也很嚴重。全國動員到達地震災區,政府非政府組織和志工,都參與了賑災工作,解決災區的問題,他們為此付出了認真的努力,我們很感謝他們。」

土耳其官方啟動重建計,從最急迫的住房安置開始。震後4個月,阿德亞曼省郊區,組合屋依著山坡排列,5個市政府聯合搭建,總共8千個組合屋,收容了2萬戶家庭。

華視記者林乃絹說:「我們現在跟著災民小朋友,回到他組合屋的家,這個組合屋,裡面是一房一廳一衛的空間,他們家住了6個人。」小姊弟開心地帶記者參觀臥室,空間有限,但基本家具齊全。

土耳其籍災民說:「整個阿德亞曼,所有人都失去了親友或房子,政府把我們安置在這些組合屋裡,組合屋裡有家具和空調。我們把原本家裡還留下的東西,都帶過來了,至少還保留著我們的家的感覺。」

掛上傳統綴飾,那是災民和家的連結,災民小朋友,孩子們齊聚在外頭玩樂,不用煩惱現實困境。但組合屋蓋在郊區,災民的工作和學業中斷,短期安置之後,下一步還是未知數。採訪團隊重返最大餘震的震央,安塔基亞,市中心依舊冷清。

華視記者林乃絹說:「這裡是市政廳的背面,後面的一大塊牆已經完全坍塌,從外面看過去,還看得到水晶燈吊在天花板上搖搖欲墜。」

相隔3個月,再次跟著圖芭回家,但我們都沒有預料到。土耳其籍災民圖芭(Tuba Alvanoğlu)說:「我的樹、我的車、我種的花,所有的一切都沒了,我失去了我的家,現在什麼都沒了。」

重機具正在拆除的,就是Tuba的房子,鄰居擁抱著她痛哭失聲。剷除鋼筋混凝土的轟隆巨響,夾雜著圖芭的啜泣聲,家和曾經擁有的回憶,在這一刻從此道別,圖芭只是百萬災民的縮影。毀壞的房屋被夷平,恐懼和悲痛將隨著時光被沖淡,當世界不再聚焦,震殤後再起考驗才剛開始。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