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 / 非洲
過往被認為相對穩定的西非國家尼日,在7月26日爆發政變,總統衛隊挾持民選的親西方總統貝佐姆,衛隊指揮官蒂亞尼則自行宣布成為國家的新領袖,軍方也表示支持。而支持總統和支持軍方的兩派民眾紛紛上街抗議,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則態度強硬的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尼日在期限內恢復憲政秩序,否則不排除軍事干預。但尼日軍方也不甘示弱,直接宣布關閉空域,包含奈及利亞在內的幾個國家,都已經表態會出兵,不過馬利和布吉納法索則是力挺尼日軍方,表示任何國家若對尼日動武,等同宣戰,長期不穩定的西非地區,現在更是戰雲密布,衝突恐怕一觸即發。
尼日國營媒體主播(2023.07.26)說:「從今天早上開始,尼阿美發生了政變。」人民走上街頭,放火燒車,濃濃黑煙衝上天際,西非國家尼日,7月26日爆發軍事政變,由民主選舉產生的親西方總統貝佐姆被挾持,而挾持他的正是本應保護他的總統衛隊,而後軍方發言人阿卜杜拉赫曼上校宣布廢黜貝佐姆,實施宵禁,暫停所有公部門機構運作,並且關閉國家邊界,以防外國干預,總統衛隊指揮官蒂亞尼,則在7月28日自行宣布,成為國家的新領袖,奈及利亞總統提努布(2023.07.30)說:「我希望我們要,態度強烈有力堅決。」
由奈及利亞主導的區域組織「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立即採取強硬反制措施,7月30日起對尼日實施貿易和金融制裁,同時給政變領導人一週時間恢復憲法秩序,及民選總統的職位,否則不排除採取軍事干預,奈及利亞也切斷,對尼日的電力供應,然而尼日軍事統治者的回應,是在8月6日宣布關閉空域,數以千計軍政府支持者,湧向首都的一座體育場,為軍方不屈服外部壓力喝采。
北接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南鄰奈及利亞貝南,東邊與查德接壤,西與馬利和布吉納法索比鄰,尼日是西非最大國,人口約2448萬人,高達99.3%人民信仰伊斯蘭教,在1960年脫離法國獨立,即便至今已是第5次的政變,尼日在很多方面都是風向指標,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說:「我們與尼日的經濟和安全伙伴關係,意義重大價值數億美元,取決於持續的,民主治理和憲政秩序。」
在政治上尼日近年來被視為相對民主穩定,美國國務院將尼日描述為,撒哈拉地區穩定的關鍵,西方也挹注大筆資金協助尼日發展,在戰略上,法國和美國都在尼日設有軍事基地和駐軍,也是打擊與伊斯蘭國,或蓋達組織等相關伊斯蘭組織的「可靠反恐伙伴」,經濟上,尼日鈾資源產量,佔全球總供應量7%,然而尼日卻高度貧窮,全球人類發展指數,以及開發程度都是最低,出生率則高居全球之冠。
尼日自封國家領導人蒂亞尼說:「國土安全委員會,採取行動的唯一動機,就是要保護我們深愛的家園,面對我國安全局勢持續惡化,及當前經濟和社會的治理不善。」自封為國家領導人的蒂亞尼表示,決定接管國家,是因為極端武裝組織在境內肆虐,國家安全經濟困境和貪污問題惡化,不過根據西方智庫指出,軍方人士可能對於未被分配到西方援助的資金而對貝佐姆不滿,此外,氣候變遷造成沙漠化範圍蔓延,生存資源的稀缺,加劇地區不穩定,美國戰略穩定專家伯納德說:「(尼日)平民,特別是首都尼阿美的民眾,目前反法國反西方的情緒,非常高昂。」
也有媒體報導,蒂亞尼的政變行動,得到俄羅斯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首領普里格津的支持,實際上,瓦格納過去便深根非洲國家,提供脆弱政權軍事服務,也透過社群媒體公開活動,煽動反西方情緒,擴大俄國在非洲的影響力,政變發生超過10天,美國撤離部分使館人員,法國和義大利撤僑,英國廣播公司BBC分析,可能的三種情勢發展,包括延長通牒期限,協商過渡時間表,以及軍事干預,目前奈及利亞象牙海岸塞內加爾和貝南,都表示願意派兵。
布吉納法索政府發言人說:「布吉納法索和馬利過渡政府,邀請相關武裝力量,做好準備並動員,以便在泛非洲主義的黑暗時刻,向尼日人民伸出援手。」馬利和布吉納法索,則是聲援尼日軍方的政變,揚言西非國家若出兵,將視為宣戰,這樣的態勢讓西非戰雲密布,單一國家政變,可能會擴大成區域衝突,透過談判和平解決,始終是優先選項。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