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 / 台北市
或許很多人不知道,台灣曾經有「蝴蝶王國」的稱號,因為蝴蝶種類豐富獨特,日治時期就開始買賣蝴蝶標本,60年代更是掀起蝴蝶加工熱潮,銷往日本和歐美等國,成為當時窮困農村改善生計的收入來源,外銷總值超過3000萬美金全球第1,但也因此導致部份特有亞種蝴蝶絕跡,隨著科技發展和保育觀念普及,製作蝴蝶標本的產業也逐漸沒落。帶您回顧當年的蝴蝶王國盛況。
大紫斑蝶是紫斑蝶家族中最大型的1種,為台灣特有亞種,1960年代就已經完全消失,對於收集標本近43年的徐堉峰來說,能在海外收藏到台灣消失已久的珍寶,猶為珍貴,而這份禮物,正是早年台灣被稱作是「蝴蝶王國」時期,所送到海外。
台灣過去在大概1970年代,80年代的時候,曾經有一段時間,那個時間大概就是台灣再從農業社會,轉型到工業社會的轉折時期,在那段時間裡面,國民生活水準還沒有很高,台灣人的腦筋很靈活,就在想說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幫我們,獲得更多的外匯,要讓國民經濟更加的發展,當時就就有人想到,因為在日據時代,日本人很重視這些啊自然教育,他們在暑假常常會鼓勵小朋友去採集昆蟲,回來做觀察做標本。
後來當然日本人離開以後,一時間就沒有再做這件事情,可是後來,當我們需要去發展經濟的時候,就有人想到那是不是可以學,日本人這樣子,於是加工熱潮重新燃起,台灣人把蝴蝶當作是1種資源,不斷地補捉及製作標本,再轉賣到歐美日等國,全盛時期台灣各地出口的蝴蝶總數多達1500萬到上億隻,外銷總值超過3000萬美金,為全球第1,這樣的盛況持續10幾20年,足見當時生態環境之豐富。
徐堉峰說:「我在美國待了7年,那為了寫我的論文,我去了美國很多很多地方的,大學跟博物館,去檢查他們的標本,結果我發現幾乎每一個,大學或者是那個博物館裡面,都有大量當年台灣賣過去的標本,非常地多,所以我才知道說,原來我們當年的蝴蝶是這樣被銷售到全世界去的,全世界人才認識說台灣的蝴蝶非常多,所以才給我們這個稱號就是蝴蝶王國。」
雖然當時隨處都抓得到蝴蝶,但漸漸地操作難度愈來愈高,多數專家認為,主要原因並非超量捕捉,而是人類為了經濟發展,迫使這群嬌客漸漸消失,徐堉峰說:「因為以前比較是農村,然後我們還保有很多的綠地,所以我們住的地方旁邊就有綠地,那這些綠地就是紫斑蝶的家,然後來我們蓋了自己的家,然後把紫斑蝶的棲息地,全部都破壞掉了,所以紫斑蝶就離開都市,然後人類就越來越習慣依賴住在都市裡面,所以紫斑蝶就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了,但其實牠是離開我們,去找他們自己的棲息地。」
蕞爾小島如台灣,曾有近400種的蝴蝶,四處可見的蝴蝶谷,是小朋友的天堂樂園,如今滿天飛舞的蝶況漸漸鎖進回憶裡,孩子們也愈來愈難體會,曾經享譽國際的蝴蝶王國稱號。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