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用文化幣爆買化妝品? 文化部「違規事件已停權.停撥款項」

濫用文化幣爆買化妝品? 文化部「違規事件已停權.停撥款項」 | 華視新聞
圖/截自文化部

蔡昀杉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文化部為鼓勵青少年參與藝文活動,同時協助文創產業發展,推出「文化成年禮金」也稱「文化幣」,而從今(113)年起,文化成年禮金更擴大發放年齡,並推動常態發放政策。不過如今卻有人利用文化幣從事非藝文活動,購買化妝品還在網上大肆炫耀。對此,今(25)日文化部表示,針對違規事件除已停權並停撥款項,也將視情節移送法辦,更呼籲店家及個人勿以身試法。

日前有網友在社群平台Dcard上抱怨,每年都會出現文化幣之亂,許多人拿文化幣購買化妝品、拍立得等,和當初發放文化幣的初衷完全無關,希望通路和文化部可好好審視,並重視這些行為。

圖/截自Dcard
圖/截自Dcard
 

而今(25)日文化部也回應,目前文化部已主動查獲數間違規店家,和不符合資格的店家,如美妝用品、美甲等冒用其他符合規定藝文消費點收款碼,或接受民眾兌現、交易異常等,皆已於前幾日立即停止適用資格,並停止撥款。

另有民眾於社群或拍賣平台轉售、收購等情形,文化部也已清查資料庫,針對email持有大量文化幣帳戶等,鎖定資格及通知民眾重新認證身份以取回使用,同時聯繫各大社群及平台配合下架相關內容,並協請平台應管制會員行為。

除了持續進行巡檢及管制,文化部也同步精進系統機制,包含重新登入的註冊手機驗證、手機號碼綁定電子信箱,以增加帳號移轉困難等。文化部也再次提醒,轉售自己的文化幣除了失去寶貴的文化體驗經驗,更是將個資完全洩漏,如部分去年將成年禮金售出的青年,在今年常態化後,因個資去年已交出,今年成年禮金一開放領用當下,即被不肖人士領取,雖文化部可盡力協助維護權益,但是交出去的個資將可能被濫用在其他地方,青年朋友不可不慎。

文化部表示,依「文化部辦理青年文化體驗計畫作業要點」第9點規定,文化成年禮金使用不得找零、轉售(含有價讓售、無償轉讓)、收購等,亦不得另再兌換成等值現金,文化部將持續對店家進行監督查核並採取必要措施,如暫時停權、撤銷或廢止資格,並追回款項。另第10點、第13點針對民眾以不實資料領取,以及轉售、收購、兌現,亦可撤銷領取資格並追回款項。

同時,民眾或店家這類獲取不當利益行為,亦涉及違反刑法第339條詐欺罪,最高可處5年有期徒刑;第214條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最高可處3年有期徒刑,不法利得亦將沒收。文化部強調,民眾及店家應共同維護秩序,勿剝奪青年朋友文化體驗的機會。

 圖/截自文化部
圖/截自文化部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