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 / 台北市
白鷺鷥文教基金會今年邁入第30年,董事長,同時也是知名鋼琴家盧佳慧,有感於全球局勢動盪不安,特別以「希望」為題,打造沉浸式虛實跨界公益展演。她以父親,也就是前立委盧修一的書法作品為基底,運用AI運算擴增過往作品的解析度,讓觀眾被影像環繞包圍,沉浸在充滿超現實故事的藝術投影作品之中,表演者也近距離與觀眾互動,雙方在虛實之間共同演繹作品。這些創作還拿下國際上的互動設計、表演藝術設計等等的獎項,替台灣爭光。
1942年被改編拍成電影的,泰雅族少女莎韻的故事,透過舞台表演再次呈現,舞者在觀眾面前奮力掙脫羈絆,投射在地板和牆上的化身,被賦予靈性,虛實之間更顯張力,鋼琴家盧佳慧疫情期間持續創作,跨界表演再次突破,以「希望」為主題的展演,結合鋼琴舞蹈,並用父親民主鬥士盧修一的遺物,墨寶為基底,運用動態捕捉拍攝和3D建模,製成沉浸投影藝術。
因為我們舊的作品,其實是就是它的畫質,解析度不夠是HD,那我們就用AI的計算,來擴增它的解析度,從4K到8K這樣子,我們還有設計一下鏡面排列,像我們現在看到,有一些鏡面排列,我們甚至還有那種四面八方,從立體到平面的影像的遊走,所以讓它,整個立體空間是有串連的,是有呼應的一種感受,然後會有一種3D祼視的效果。
鋼琴展演結合動畫,對盧佳慧來說已經不是第一次,但走出舞台,讓觀眾或坐或站,在一旁近距離欣賞,甚至全場共同參與演出,卻是新嘗試,其實我們這次除了,做了互動劇場之外,還有舞蹈的部分。
這是我第一次挑戰,有加入舞蹈的動作,跟演戲還有跟觀眾互動,因為以前我們都知道,那個在表演廳或劇場,舞台都是高高在上,所以表演者都在舞台的上面,跟觀眾是有一個很安全的距離,可是現在我們跟所有的觀眾,是在同一個平面上,所以是完完全全,就是近距離地接觸。
正式演出熄燈後,白色的蠟燭以台灣為形,圍繞著黑色的鋼琴,象徵在黑暗中尋找希望,盧佳慧手指在黑白鍵上跳動,看似恣意順暢,然而摸黑演奏卻極富挑戰,我覺得最難挑戰的,是在黑暗中摸索,我的鋼琴琴鍵會看不到,就好像在黑暗中要找光這件事情,就是我們這一次的主題「希望」,就剛好呼應。
對於能促成,台灣首次沉浸式跨界演出,盧佳慧說,就像懷胎10月一樣不容易,自己雖然是策展人,但隔行如隔山,動畫舞蹈,各有各的專業和竅門,自己也必須把鋼琴的節奏情緒,融入其中,有時候會真的像平行時空,外太空在那個對話一樣,所以我覺得到最後,你要產生好的火花,而不是擦槍走火的那種火花,而是煙火般的美麗火花,我覺得都需要時間磨合,不斷地失敗重來,所以我覺得這個過程,其實真的很像大風吹,不到最後一刻,真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
排練展演過程中,同為鋼琴家的母親陳郁秀,不時在一旁幫忙盯場修正,關愛之情不言可喻,個性保守謹慎的她,當年對盧佳慧的跨界作法,不反對但也沒支持,如今女兒實現理想,也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其實她給我很大的鼓勵,而且我常常碰到難題的時候,她是我的軍師,她說後果自己要擔負,所以其實就是,成敗都是在妳手上,那妳既然要走這一條比較艱辛,比較開拓疆土的道路的話,妳就必須要忍受別人的批評,跟不贊同。
說起這一次公益展的緣由,除了紀念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成立30週年,盧佳慧也希望,為世界動盪的今日祈福,不僅人人都要有「希望」,世界也要「和平」,讓「愛」永流傳,因為我們都知道我們近期內,就是生命文化古蹟,其實都遭受著病毒跟戰爭的殘害,那我們就深感到,和平希望與愛的重要性,我們就以向日葵為題,然後我新創「向暘」,獻給我們基金會創辦人,也就是我的父親盧修一,紀念他為台灣民主奮戰,還有文化深耕的辛苦歷程,盧佳慧曾經因為疫情,無法實際演出而困惑,勇於挑戰的她,苦思破繭之道,如今跨界作品,屢屢拿下國際大獎,為台灣為母親爭光之餘,也願將這份甜美的果實,分享給已逝的父親。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