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展「低空經濟」 寧德時代曝電動飛機進展

綜合報導  / 中國

中國政府積極發展「低空經濟」,這通常是指飛行高度介於1千到3千公尺的空域中,以各種航空器飛行,所衍生的經濟活動,「低空經濟」從2021年就正式納入中國國家發展規劃,到今年「兩會」第一次寫進政府工作報告,當局預計203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新台幣大約15.6兆元,而「低空經濟」用途也五花八門,從外送食物到醫療救災、都能有效運用。另外中國電池龍頭「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表示,寧德時代的電動載人飛機有重大進展,也是寧德時代第一次透露,電動飛機航程相關資訊。

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說:「我也不知道卷這個字什麼意思,這個網路用了很多,大概他們的想法,是把價格搞得比較低,這叫卷就是價格競爭,其實我們寧德時代,最不做的就是價格競爭,投資這麼多,是要價值競爭。」

被外界稱為「卷王」,中國電池龍頭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大喊不做價格競爭,而要價值競爭,同時宣告,寧德時代的電動載人飛機有進展,預計2027年到2028年,可支持大約2千到3千公里的航程,這也是寧德時代第一次透露,電動飛機航程相關資訊,外界聯想這似乎呼應了,中國積極發展「低空經濟」。

無人機帶著餐點緩緩落下,外送食物到公園,吸引民眾目光,美國遊客說:「看到吃的喝的被無人機送過來,實在是太棒了。」不只有無人機外送餐點,還有無人機載人飛向天空,深圳政府力推低空經濟,要利用無人機融入生活,創造商機。央視記者說:「當前深圳正加速布局天空之城,搶跑低空經濟發展的新賽道。」

「低空經濟」,通常是指在,高於1千公尺,低於3千公尺空域中,以各種航空器飛行,所衍生的經濟活動,「低空經濟」2021年,正式納入中國國家發展規劃,今年兩會,第一次寫進政府工作報告,因此也被認為是低空經濟元年,當局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人民幣1.5兆元,約新台幣6.7兆元,2035年達到3.5兆元,約新台幣15.6兆元,漲幅驚人,目前有18個省市,將低空經濟的發展,寫入202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

飛行工程師李先生說:「目前現在這個產品,是我們的旅航者X2,是我們小鵬匯天早期的產品。」實驗飛行車緩緩升空,這是小鵬子公司小鵬匯天,18日在河北試飛,雖然才短短兩分鐘,但工程師表示,最久可飛行25分鐘,最高時速130公里,另外四川成都,也發展低空載人飛行設備,20日成功首飛,機長雷文山說:「今天我們從洛帶機場起飛,經過中國歐洲中心到青城山,全程只用了一個小時多一點。」

兩條低空載人飛行航線,將把市中心商務中心,和機場以及景點,串聯在一起,大大促進觀光。航空公司應急救援部主管李翔說:「上一次我們是從中山,轉運一個心臟供體到深圳,期間只用了20分鐘,那平時的話,這個時間肯定會超過5倍以上。」

不過中國低空經濟才剛起步,缺乏規劃,配套基礎設施也還落後,安徽通用航空協會會長平麗浩說:「一些基礎設施還不夠完善,所以飛的時候不是想飛就飛的,所以限制了常規的,大眾的飛行。」專家指出,各種飛行物五花八門,如何規劃和管控是一個問題,另外還有低空的航道監測,目前沒有技術,可以探測飛行物的狀態,加上大部分低空飛行器,沒有內建防撞和感知雷達,安全問題有隱憂,整體市場需要擴大,如何降低成本,也都是低空經濟的當前挑戰。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