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凱茹 採訪/撰稿 林洧旭 攝影/剪輯 / 台中市
0213新光三越氣爆意外發生後,向來總是人潮眾多的百貨公司,公共場所安全維護引發關注。台中市府在2025年2月16日,突擊檢查總計6家百貨商場,結果竟然只有一家業者
台中新光三越氣爆後,政府監管部門,像是被上緊發條,要在七天之內,檢查轄區內共計39家,百貨商場和量販店消防設備等等,是否符合標準。突襲式抽檢,業者猝不及防,在這敏感時機非常時期,仍被揪出關鍵問題。
稽查人員,一天之內稽查了六家百貨商場,只有台中三井購物中心二期,全數合乎規範,而絕大多數不符合標準的原因,是餐廳廚房「防火區劃」缺失。台中市都發局局長李正偉說:「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稽查,讓所有全台中市的業者有所警惕,也希望透過這樣的稽查,讓大型的百貨商場或賣場,可以藉由這一次的全面盤檢,找出相關的公安潛在危險。」
一場氣爆事故,掀起百貨商場公安危機。依據《消防法》規定,百貨商場屬於高標準要求的甲類場所,每半年必須辦理檢修申報,消防單位每年至少要抽查一次,記者游凱茹說:「百貨公司所在的位置,通常都是一個地區的商業核心,人潮聚集安全問題不容輕忽,台中新光三越發生氣爆之後,這類場所的安全稽查全面升級,各縣市陸續啟動展開大體檢。」
意外發生時,哪些設備是救命關鍵,也成為這次聯合稽查的重點。桃園市消防局火災預防科股長陳佳得說:「假設今天不論是在家裡,或者是說在外面的場所,有聞到瓦斯味,第一時間,就不要在做任何的電器用品,包含開燈的動作,可以的話,就趕快把窗戶慢慢地開,讓這個氣體去流出,趕快離開現場。」
陳佳得說:「有一種防火門叫做常開式防火門,平常它會保持常開,探測器動作的時候,它就會關下來,讓場所有區劃,區劃就可以延緩火災蔓延的速度,讓民眾有時間可以逃生,並且待在相對安全區。」一旦濃煙偵測器被觸發,將同步連動排煙設備,為人員爭取逃生時間。
百貨商場的公共安全,不單只有消防,由建管單位主管的裝修申請,也同等重要,必須符合程序。台北市都發局建築管理工程處發言人鄭大川說:「施工的話,它的材料,還有它的一些規範,都要符合我們建設技術規則的規定,然後可能它會去破壞防火區劃,或是說主結構有沒有破壞,這個都是要經過,室內專業人士去做申請,才能確定他沒有涉及到這些,不該去施作的部分。」
稽查人員說:「一般我們所謂賣場的一個通道,我們都很希望他們去做一個規範,就是說,不要把這些通道去做,譬如說有的擺一些臨時櫃,或是什麼樣的一些東西。防火門的區域,也請他們標示,在這個地方不要擺設任何的東西。檢測的時候一樣,就是你把它放掉,我們也會看看,它這個防火門的復歸功能,是不是完好。」
以台北市來看,建管處歲末年終查核百貨商場,最常被揪出的缺失,是防火門無法自動復歸閉合等問題,而在2024年新光三越信義A8館,同樣有擅自施工情況。鄭大川說:「防火門比較常見,可能是大家都每天在那邊開開關關,他們又沒有比較即時地去做檢查,可能造成它損壞的時候,他們可能就不知道有這樣子一個情形。」
稽查人員說:「瓦斯偵測裝置,偵測到瓦斯洩漏的時候,它會產生訊號,然後順便通知瓦斯緊急自動遮斷系統,切斷瓦斯的供應。」任何一個環節疏漏,都有可能造成致命災害,而必須付出慘痛代價。
公安學會副理事長李冠賢說:「攤開我們公安的歷史,其實是一部血淚史,各位去看我們建築技術規則的修正,《消防法》的設置標準的修正,其實你去看它背後的時間點,都是大型的災害。」
回顧台灣歷年重大的百貨商場意外,專家說人潮疏散不易,加上樓層多經營型態複雜,往往讓救援工作更加艱困。
記者項賓和(1995.10.29)說:「高雄市區最著名的大統百貨公司,清晨5點43分突然傳出火警,整棟大樓在轉眼間,就陷入一片火海當中。」1995年,原本在高雄居於龍頭地位的大統百貨,猛烈火勢延燒超過20小時,才完全撲滅,雖然幸運地沒造成傷亡,不過地標建築卻從此淪為廢墟,歷經幾度轉型仍一蹶不振。
新聞片段(2005.2.26)說:「22層樓高,台中市地標的金沙大樓,從19樓的地方冒出大火,高樓層包括旋轉餐廳,全部都陷入火海。」2005年的台中金沙大樓,當年不僅是百貨公司,部分樓層還經營補習班。大火延燒,甚至出動直升機參與救援,最後還是釀成四人死亡的遺憾。
李冠賢說:「民國86年以前,原則上我們把它叫做建造管理,因為那個時候股票非常地好,社會經濟非常的發展,各種商業行為非常地多,那時候法規的觀念不是很重,所以我要開餐廳就開餐廳,我想開酒吧我就開酒吧,也因為這種急就章時效上的問題,所以等不及申請,就已經開了,他當然會有很多,不合規定的通道、走道設備的問題。」
李冠賢說:「所以在民國86年,我想內政部就針對這個部分的管理,在建築法系的部分,定了我們熟悉的,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申報的辦法,另外針對建築物的管理,定了公寓大廈管理條例。」
多次發生百貨商場大火,促使相關安全規範改革,然而如今的商業經營模式,隨著時間和人們的消費型態改變,也和過去大不相同。行銷策略公司總經理胡恒士說:「其實吃是一個百貨公司,很重要的一個營收來源,在這樣的狀況之下,很多的百貨業者在這兩三年來,陸陸續續調整櫃位,把它的一些餐飲的比例,持續地提升,這其實就是他們看到了,消費者在餐飲上面的一個動力,還有對於營收方面,有一個相當大的挹注。」
前賣場公關何默真說:「在每一個樓層裡面去配置餐廳,是一個趨勢,為什麼?因為消費者,今天我就喜歡逛某一個樓層,這個樓層裡面剛好有一個下午茶,我就順便就休息一下,這樓層剛好就有一個點心的茶點,我就坐下來,就用餐了。」
當美食街餐廳,不再限定集中某一層樓,管理或安檢時,該適用同一套標準嗎?消防設備師宋郁德說:「如果你的規劃管制,不屬於他的範圍的話,他就不會去管,譬如說之前施工中發生了火災,消防局說,那個不是他管,因為還沒有移交,但是施工中只有建造申請人,申請人也是暫時的,或是營造單位也都是暫時的,所以說,依法也管不到他們,這個是一個盲點。」
防災設備公安檢查,百密終有一疏,恐怕無法面面俱到,消防設備專家呼籲,一旦遇上瓦斯洩漏的氣爆事件,縱使身處險境,也要懂得自保之道。宋郁德說:「民眾遇到爆炸的時候,如果爆炸源在前面,你就是要轉身,因為爆炸的時候,它有壓力波,盡量降低被受害的程度。」
每一次的意外與不幸,是警惕也是血淋淋的教訓,李冠賢說:「場所依規定,每年要做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每年要做消防安全檢查,甚至每年要檢查兩次消防,代表場所安全沒有。實際上這兩個安全是,我們現在不是流行講地板跟天花板,這兩個是你應該要符合的基準的線,你有了這個基準的線,政府認為你符合公共安全的最低需求,所以你開放供公眾使用,但是不代表它不會發生災害。」
胡恒士說:「接下來不論是百貨業,或者是各個營業場所,對於相關的公共安全,也會更加的謹慎跟注意,雖然有了這樣一個不幸的事件,但是也強化了,大家的一個防備心跟注意力。」
新光三越氣爆意外,百貨商場的安全警鐘持續震響,咎責與反思,祈願悲劇莫再重演。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