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面試者當「備胎」? 心理師嗆「人脈封殺」遭炎上

柯皇名 沈麗容 報導  / 台北市

高雄一名臨床心理師發文,分享自己跟面試者互動的經驗,他說通知求職者錄取時,對方卻表示還在等別家面試結果,無法立即決定,這讓他覺得自己公司是被當成備胎嗎,氣得發文抱怨,要動用人脈「封殺面試者」。不過這言論遭到批評,現在心理師刪文了並兩度道歉。有律師就提醒,像這樣的「封殺言論」,很可能會涉及民事問題,觸及法律紅線。

求職面試講求雇傭雙方都看對眼,不少人分散風險,多投幾家公司謀求更多面試工作機會,但雇主可能難接受,自家並非求職者心中首選,高雄一名李姓臨床心理師,分享面試助理的過程,提到求職者表現得很有熱忱電話通知錄用,沒想到對方卻說還在等別家面試結果,想要下週再確定,讓心理師氣的給出最後答覆時限最終卻毫無音訊,讓他失控PO文喊話,我會動用我所有的人脈「封殺你」。

民眾說:「太過了,(喊話封殺)可能會找不到人,因為這老闆太兇了。」民眾說:「說要去上班,但是還沒簽合約,還有沒確定之前,都還是我的選擇,覺得(說封殺)有點沒必要。」「封殺」論PO上網引起爭議,當事心理師趕緊刪文兩度發文道歉,解釋當初面試時求職者說「隨時可上班」,後續卻收到截然不同的回應才失控,強調會對求職者致歉、補償,自己也向督導求助,暫停個人相關業務。

不過公開發表「封殺言論」,恐怕有觸法風險,律師陳建佑說:「恐嚇罪是有點難成立,只是說民事部分,因為有民法184條,所謂封殺的意思就是讓他難找工作,或是讓他的名譽,可能受到貶損,進而如果導致他如果真的有一些,非預期的財產的損失,或薪資的損失,或精神上面受到損害,這部分可能還是會成立,民事上面的損害賠償責任。」

但求職者廣投履歷多方嘗試,面對錄取通知又該如何周全應對,人力銀行公關經理曾仲葳說:「同時有在面試不同的公司,不同的職缺,或許可以在面試的過程當中,誠實地告知雇主,雇主端我們也會建議,可以給求職者更多的選擇權跟尊重,同時給予對方更多的祝福。」避免情緒性發言,坦誠以對,彼此好聚好散,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颱風川普美國國民黨罷免丹娜絲大罷免日本民進黨關稅中國台電立法院淹水新北市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