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急用忍.行穩致遠(二)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根據統計,目前到大陸投資設廠的台商大約有兩萬家,投資金額超過兩百億美金,到底台商在大陸經營是賺?還是賠?有句話說「數字會說話」,但實際的數字又是眾說紛云,唯一能肯定的說法就是:賠的多,賺的少,為什麼台商在大陸經營會遭遇那麼多的困難與風險?本單元透過幾位曾經親身經歷大陸投資風險的經營者,解開這個答案;而對於政府戒急用忍的政策,台商也有他們的看法。

  蔡昭倫是一家老牌製衣公司的負責人,六年前,和絕大多數的製造業一樣,選擇產業出走,到大陸尋找商機,由於大陸紡織品出口有配額的限制,蔡昭倫只好經營時裝內銷的市場,不過才短短兩年,他就決定認賠,打退堂鼓了。

  雖然大陸市場大、工資低廉,不過行銷管道難以打開,以及回收緩慢,讓蔡昭倫始終處於虧損狀態,再加上大陸仿造技術盛行,這幾年大陸本地商人以低價攻勢佔有市場,台商幾乎全無招架之力,另外最讓蔡昭倫憂慮的,還是大陸充滿人治色彩的行事風格和管理效率。

  戴勝通,人稱帽子大王,三年前在廣州投資帽子加工出口,據他了解,台商在大陸投資從事內銷,成功的機率幾乎是微乎其微,有的人是一開始經營就賠錢,有些人則是剛開始有錢賺,不過到後來就慢慢開始賠錢了,通常認賠的台商,都不願意讓別人知道。

  這幾年,戴勝通因為在大陸從事帽子出口,經營還算順利,不過他認為大陸資訊封閉,潛在風險太大,因此他只將他營業額的百分之五放在大陸,產品是以中低價位為主,真正具有競爭力和市場開發的產品,還是放在台灣和美國。

  對台商來說,資金的順利調度和運作,是企業能否持續經營的關鍵要素,目前在大陸從事工具機和電腦周邊設備生產的,工商建研會理事長朱志洋認為,大陸習慣性的三角債付款方式,在你欠我、我欠你的結構下,使台商經營成本增加,風險也相對提高,再加上大陸稅賦名目眾多,資金調度困難,前往大陸投資,其實並非想像中那麼容易。

  有鑑於赴大陸投資風險太大,以及兩岸仍處於不確定狀態,政府於是提出戒急用忍的呼籲,希望減少台商的損失,並緩和我方在經濟上對大陸的過度依存,這項政策雖然引發企業界不同的解讀,不過蔡昭倫認為,從國家整體利益的角度來看,戒急用忍的確是有必要的,尤其大企業和高科技產業能否前往大陸投資,更是要謹慎考量。

  其實這幾年台商大量前往大陸投資,已經使得兩岸在談判時,我方所能掌握的籌碼逐漸流失,戴勝通認為,如果政府和台商再不謹慎應對,一旦籌碼喪失,必將嚴重損及我方利益。

  最近肆虐亞洲的金融風暴,是否會吹向大陸並引發更嚴重經濟問題,成為全球高度關切的焦點,不管人民幣未來的走勢會是如何,當大陸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時,朱志洋建議現階段前往大陸投資,還是應該要停、看、聽,一切以謹慎為宜。

  當大陸政經環境仍不穩定,而我方也強調戒急用忍的情況下,台商應如何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呢?三位接受訪問的經營者都認為,台商只有致力產業升級和全面邁向國際化,才是企業脫胎換骨、永續經營的不二法門,當企業持續茁壯、競爭實力也不斷提升的時候,台灣的未來,才有更堅實的保障,以及更光明的遠景。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