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 / 中國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台灣和美國專家說法報導,指出儘管中國直接攻打台灣的可能性,獲得國際關注,但北京透過不同機會,試圖正常化以共軍擾台、飛越中線,或是大型軍演封鎖台灣等侵略行動,也就是漸進式的「切香腸」戰術,也令人擔憂必須及早採取行動阻攔。所謂切香腸戰術,就是中國不斷重複不會造成戰爭藉口,但踩在灰色地帶的違規行為,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就可能導致重大的戰略變化,這樣的手法,恐怕會讓台灣失去自我防衛的能力。
震耳欲聾的引擎聲,幻象2000戰機掛著電戰莢艙升空,實兵操演的漢光39號演習,在7月24日登場,於此同時,共機和共艦也持續在台海周邊活動。根據空軍公布的台海周邊空域活動示意圖,自7月24日上午6點到7月25日上午6點,偵獲共機25架次,其中逾越海峽中線及延伸線,進入西南及東南空域10架次,共艦4艘次。
澳洲西澳大學教授佛雷克說:「中國運用這樣的機會,正常化在其他時間點,會被認為是中國侵略的行動。」中國近年來,派機侵擾台灣防空識別區ADIZ的規模、編制和頻次越發強烈,特別是在2022年8月,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共機單月逾越台海中線超過300次,此後每一個月,都有數十架共機飛越中線,以2023年和前一年相比,侵擾台灣ADIZ的共機架次,增加約60%,除了越加頻繁也越加靠近,共機在6月24日不只越中線,還首次逼近台灣本島鄰接區外邊界,在那之後還再度逼近至少一次,專家認為,這就是中國為了兼顧對外擴張的野心,又不想引發其他國家的激烈反應,以漸進手法,拓展影響力的「切香腸戰術」。
澳洲西澳大學教授佛雷克說:「基本上就是用切香腸戰術,正常化對台飛彈試射,正常化非常主動且挑釁的中國軍事行動。」中國不斷重複,不會造成戰爭藉口,踩在灰色地帶的違規行為,透過小動作的緩慢累積,目標國家為避免更加毀滅性的結果,大多不會大幅提升防衛,或去背負可能發生軍事衝突的風險,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就可能導致重大的戰略變化,中國這樣的手法,早已在南海施行。
澳洲60分鐘主播說:「南海是世界上將近三分之一的海運貿易行經路線,世界上超過一半的漁船,以及珍貴的石油及天然氣儲量。」中國在南海,透過一次推進一個珊瑚礁、一個人工島、一個新軍事基地等漸進式而非大躍進的方式來改變現狀,這樣逐步推進的舉措,其實十分棘手。
WSJ記者說:「香腸代表海洋,而每一片就是這個區域中,中國在幾十年來,陸續宣稱的部分。」英國《金融時報》援引,台灣和美國專家說法報導,儘管中國直接攻打台灣的可能性獲國際關注,但逐步改變現狀的「切香腸戰術」,最終可能讓台灣失去自我防衛的能力。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席王輝耀說:「中國並未進行任何大型軍事建設,無論中國有何舉動,都是在其國家界線範圍內,或是歷史上承認的領土和水域。」即便軍事動作頻頻,仍然不斷強調都合理合法,部分防衛事務專家認為,美國軍方的對中嚇阻戰略有所偏頗,太過著重在直接軍事侵略,而非蠶食鯨吞漸進施壓的劇本。
美國空軍亞太總司令吉柏森說:「肯定的是如今環境不一樣,與短短幾年前相比,我的責任我們的責任,無論如何就是做好準備。」不過除了用備戰以避戰,進行軍事威懾,美國近兩任政府,也被認為是用「切香腸戰術」來提升台灣的國際地位,並聯合其他國家,反制中國在台海與日漸增的威脅,只是中國現階段轉以更激烈,更頻繁侵擾周邊區域安全來回應,大幅增加區域安全的變數。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席王輝耀說:「如果我們維持現狀,我很肯定台灣就會和平,不需要進行軍演,但中國一直都在防禦跟回應模式。」有專家認為,中方持續在台海進行灰色地帶行動,顯示當前嚇阻力仍顯不足,原因之一就是各方對北京的戰術,究竟是公開軍事衝突的序曲,或僅只是要施壓,看法並不一致。
澳洲60分鐘主播說:「就在這連串對維持區域民主,至關重要的島嶼中間,就是台灣,獲得對台灣的掌控,是中國要解鎖整個太平洋的關鍵。」然而無論中國意欲為何,野心早已是昭然若揭,區域各國必然需要多方預備防範。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