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北京全面報復 立陶宛頂住龐大壓力

劉如穎 編譯  / 立陶宛

波羅的海國家立陶宛,2021年率先退出由中國領導的17+1合作機制,之後更允許我國,以台灣名稱在維爾紐斯設立代表處,但一年多來,也遭到中國在經濟和外交上的強烈打壓。近日立陶宛國會議員、也是友台小組主席馬爾德基斯,接受專訪時表示,立陶宛不但頂住壓力,證明北京打壓無效,更為其他國家設下,與中國打交道時的範本,而長遠來看,最大的贏家其實是台灣。

不畏中國打壓,拒絕在台灣問題上,隨北京起舞的,波羅的海國家立陶宛,過去一年多來,遭到中國在經濟和外交上報復,記者說:「中國所謂的越界與名稱有關,立陶宛允許以台灣為名,在當地設立政治經貿代表處。」立陶宛讓台灣正名,引來中國強烈報復行動,不但在外交上降級,經濟方面也全面禁止,進口立陶宛商品,並要求歐盟國家,停止使用立陶宛製造的零件。

不過曾經訪台的立陶宛國會議員,馬爾德基斯近日接受專訪時表示,中國意圖打壓立陶宛作為負面案例,結果卻事與願違,立陶宛籍歐洲議會議員奧弗斯說:「我們發現彼此合作的龐大潛能,因此我們試圖將焦點轉向其他國家,那些尊重法治和國際協議的國家。」馬爾德基斯指出,立陶宛出口一年半內增加45%,2023年北約峰會,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舉行,立陶宛當下並不急於,和北京關係改善關係,反而是北京當局,正在苦思該如何讓大使,重返維爾紐斯,像是沒事般跳過這一章,台灣駐立陶宛代表黃鈞耀說:「因為一個國家的生存,它的長期的價值理念,我想比短期的經濟利益要來得更重要,這是一個讓台立關係能夠發展的基礎。」

馬爾德基斯表示,反抗強權的傳統,深植於立陶宛人的價值中,在中國強大攻勢下,立陶宛頂住壓力贏得這場較量,為其他國家要如何和中國打交道,做出完美示範,而長遠來看台灣更可能成為最大贏家。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