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宣傳日核處理水會致癌 民間掀搶鹽囤貨潮

吳憲昌 編譯  / 中國

日本將福島第一核電廠核處理水排放入海,使得南韓及中國鹽價出現波動。南韓方面除了日本的關係,再加上今年夏天大雨颱風,導致鹽田難以維持正常產出,鹽巴庫存空空如也,導致鹽價上揚。至於中國,則是在官方刻意渲染、煽動民族主義情況下,民間出現盲目搶鹽、囤鹽的熱潮。

 朝日新聞中國特派李志善說:「現在我在一處市場旁邊,請看這邊民眾聚集在一起,有人在賣海鹽。」一包包海鹽,攤在中國大連的路邊攤販賣,來買鹽的客人搶鹽不手軟。因為在很多超市大賣場,鹽早就被搜刮一空。

YTN記者說:「店家說早上在就將鹽的櫃位補滿,但現在都賣完了只剩這一袋鹽。」 超市店員說:「今天到的貨已經賣完了,看明天會不會到貨,(明天能補嗎)不知道。」許多婆婆媽媽,幾乎就是一抱起鹽馬上結帳,到下一家掃貨。摩托車上除了大袋小袋的鹽巴,沒有其他東西。

日本政府24日啟動福島第一核電廠核處理水排海計畫,中國媒體透過社群平台,發出日本核處理水會致癌、導致畸型,甚至造成人體DNA斷裂的訊息,引起民眾恐慌。北京居民說:「怕這個水污染以後,鹽也給污染了做鹽的地方。」超市不得不掛出限購告示,中國鹽業集團也聲明,中國的食用鹽有87%來自內陸井礦,海鹽僅占10%,不會受日本影響、不必盲目囤積。儘管有IAEA背書,日本核處理水排海無虞,但在中國及南韓都出現鹽價波動,供應緊張情況。

MBN記者說:「由於創紀錄的雨量及颱風,今年夏天這座鹽場,到現在工作日數不到10天,鹽產量大幅下降約40%。」南韓的鹽價比去年上漲12%。除了日本的因素,夏天的天災更直接打擊國產鹽的生產。即使工廠24小時不間斷運轉,也無法處理湧入的訂單。 南韓鹽業公司銷售代表說:「最近受颱風影響,海水鹽度低清澈度不佳,所以產量減少了,(什麼時候可以解決),我認為沒會有解決方案。」

其實即便日本,鹽巴進口量也在增加當中。海鮮可以不吃,但鹽巴這種調味料卻很難有其他替代品,若遭到輻射汙染更難規避,也難怪消費者憂心忡忡。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