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欣 闕頌益 報導 / 美國
在美國,一直以來都有給小費的習慣,但近年來,就連外帶咖啡,外帶餐點,都向消費者要小費,現在愈來愈多店家,在結帳時會使用平板,向消費者要求小費,而且金額愈來愈高,這也造成民眾反小費情緒日益高漲,大部分的民眾都批評美國的小費文化已經失控,成為一種畸形的現象。
從機場行李,旅館住宿,搭計程車,連外帶餐點或咖啡,在美國各種消費行為,都少不了小費,記者VS.消費者說:「店員轉螢幕讓你感覺很有壓力嗎,會他們給你選擇付,10%、15%或20%選項,甚至Uber Dash或是GrubHub(外送平台),所有東西都要小費小費小費。」美國行之多年的小費文化,隨著科技進步,電子支付也取代了傳統的小費罐,有越來越多商店結帳時都會出現像這樣的觸控螢幕,主動向民眾要小費, 民眾說:「比如說你去一家咖啡店,他們就只是把電腦轉過來,為什麼要我付小費。」
儘管給多少是個人自由,但店員就站在面前,讓許多人備感壓力,而且小費也爆發通膨現象,根據CNBC報導,2023年,消費者至少會給15%到25%小費。但在美國,小費是服務人員的重要收入來源,有些州的時薪,甚至只有2.13美元,折合台幣只有67元,服務生說:「沒有小費我無法付帳單沒辦法吃飯,無法做人生規劃像是上學。」餐廳老闆說:「如果錢(提高工資)從我口袋掏出,那就等於從得不到小費的人身上拿走,我就需要提高價格,這將會引發消費者的反彈。」低薪勞工辛苦過活,必須依靠小費,但小費文化無限上綱,也成了無解的惡性循環。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