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職場汰換「老」員工? 青壯年35歲失業魔咒

綜合報導  / 中國

中國青年失業率持續飆高,慘到連官方都要蓋牌,但其實中國「青壯年」的日子也不好過。中國現在掀起「35歲魔咒」,也就是過了35歲的人就被視為「高齡」工作難找,而且一不小心可能就會被公司汰換。工廠工人、IT技術人員,各行業皆是如此,大部分企業更願意聘用年輕的應屆畢業生,而不是30多歲或以上的「老員工」。這引起民眾普遍擔憂,也讓學者開始示警政府,改善失業問題。

中國電視劇《平凡之路》說:「公司動不動就裁員,這我們啊已經都過了35歲高齡了,上有老下有小。」過了35歲就被稱作「高齡」員工,開始擔憂失去工作,中國電視劇《八零九零》說:「日常生活開銷,一個月至少15000(人民幣),我現在開滴滴(計程車)呢。」30多歲上班族不幸失業,只能跑去開計程車養家餬口,中國電視劇情節,真實反映當地「中年危機」。

中國工廠徵才工作人員說:「86年(1986年)以上的可以走了啊,可以離開了啊。」不只工廠不招超過35歲的,資訊科技產業亦是如此,中國網路大廠前員工李豹說:「收到那個裁員的消息,這滋味肯定不好受吧,有一種被拋棄的感。」

業界一直有一個流傳的說法,就是IT行業幹不過35歲,「35歲魔咒」近期在中國發酵,過了這個歲數之後,工作機會就會「斷崖式下跌」,這時如果不小心保不住工作,恐怕只能省吃儉用,轉行重頭再來,前《南方週末》資深記者陳濤說:「我985碩士研究生,失業半年多了還沒找到工作,投出去的簡歷98.75%都石沉大海。」名校畢業曾是資深記者的陳濤,過了35歲就連回老家,應聘出家道士也被拒絕,太多案例引起民眾普遍焦慮。

根據中國全國總工會,2022年調查顯示,35到39歲年齡上班族,有54.1%擔心失業,超過七成擔心技能過時,更有將近95%感覺有壓力,而造成「35歲魔咒」的原因,原來是,中國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儲殷說:「那一波大廠裁員人裁出來的(風氣),就是有幾家公司直接寫明,35歲以上就不要。」越來越多中國公司,不再看重工作經驗,更在意員工的性價比,比起老員工,利潤導向的企業更愛用應屆畢業生,因為年輕人既便宜肯加班,又不太需要考慮,可能請婚假或產假,對老闆來說是更好的選擇。

不只民間企業,就連中國政府,也將年齡上限設在35歲,2022中國全國人大代表蔣勝男說:「(35歲)正好是最需要用錢的時候,那麼這個時候你失業的話,它其實對於整個社會,人心的動盪傷害很大。」這一政策在去年中國兩會遭質疑後,今年已有部分省放寬限制到40歲,政府希望以身作則,進一步要求社會,設法消除這項「隱形年齡歧視」,只是這條路困難重重,中國疫後經濟復甦乏力,失業已成為許多人的緊迫擔憂。

清華大學經濟學家王明遠,悲觀預測當局再不改善,嚴峻就業形勢,2028年可能會有大約5000萬名,18到40歲的失業大軍,到時恐怕不再只有,失業問題這麼簡單,不排除將引發一系列深層危機。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