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貓熊外交不靈了? 歐美陸續歸還「昂貴外賓」

綜合報導  / 中國

上世紀50年代開始,北京當局就把中國特有的大貓熊,當成政治工具,大打「貓熊外交」,與世界主流國家增進友好往來。不過最近幾年,一方面中國與西方國家關係惡化,而且飼養貓熊,不僅要付給中國每頭貓熊每年100萬美元的權利金,另一方面興建場館以及日常所需的飼料與維護,一樣所費不貲,對財政構成不小負擔。最近歐洲與美國就競相結束與中國租借大貓熊。像是華府動物園的美香、添添、小奇蹟,就計畫在12月初返回中國。

黑白的毛色配上時而令人發噱的動作,小朋友大朋友看到都著迷不已。美國華府史密森尼國家動物園,飼養的3隻大貓熊即將回中國,民眾依依不捨前來道別。 美國民眾:「這是我第二次看貓熊,今年初我來過一趟,最近聽說牠要離開,於是我回來看,對啊我看過一次,兩隻都看到很棒。」美國民眾:「聽說牠們要回中國,我們就決定撥空來看,我們透過直播看過貓熊,至於到場看是在一個月前計畫的,這是一場晚鳥之旅。」

西元2000年美香與添添兩隻大貓熊,被中國租借到華府,牠們倆在美國生下的後代陸續回中國。美國民眾比較有印象的,是2013年出生的寶寶,萌萌的模樣圈粉無數,而且酷愛在雪中打滾。養到4歲大,依循租借協議送回中國四川。 Vox專欄作家琳德:「最初送貓熊有點像是,送一隻珍禽異獸給外國表示友好,向友邦致贈貓熊,等貓熊正式瀕危送貓熊無以為繼,中國就把送貓熊改為租借的方式,」

想要引進貓熊,動物園得支付每頭每年100萬美元租金給中國。倘若期間有貓熊寶寶誕生,得額外支付40萬美元,而且所有權歸中國所有。然而中國並非純粹「在商言商」,而是將租借貓熊,當成政治操作工具。 Vox專欄作家琳德:「中國並非只是將貓熊,租給有財力負擔的國家,而是充滿選擇性的考量。」例如2014年馬來西亞喜迎第一頭貓熊,但貓熊啟程前,不巧發生MH-370空難,機上152名中國公民罹難。中國對馬航調查非常不滿,拖了幾個月才向馬來西亞交付貓熊。

另一個案例是2010年美國對台軍售,華府宣布一週後,北京要求亞特蘭大動物園提早歸還一隻名叫泰山的貓熊, Vox專欄作家琳德:「當兩國發生外交爭端,其中一國可能召回大使,可能祭出經濟制裁,我們看到中國,確實把貓熊當作類似手段,貓熊成了調節國際關係的方式。」

中國大打貓熊牌拚外交,最成功的一次是1972年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北京。周恩來當著尼克森夫人的面,贈送興興和玲玲,進一步促成美中建交。1982年以後,中國不再贈送貓熊,改成租借方式。然而最友善的保育,應該是讓貓熊快樂地在四川竹林中生活,而不是被圈養在動物園小小角落,淪為極權國家操弄政治的工具。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