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出沒! 追人事件頻傳 日本運用AI「熊臉辨識」追蹤

吳憲昌 游立爾 報導  / 日本

日本這一年來,人與熊的遭遇、衝突事件,大幅多過往年,許多民眾人心惶惶。作為日本唯一公共傳媒的NHK,在夜間新聞時段,請來動物行為專家,討論為何現在愈來愈多熊,會主動追逐人類。同時專家還在一些野熊較多的縣市,在原有的監視攝影機之外,導入AI辨識科技,以便更快速準確地判斷是不是拍攝到熊,並及時向附近的人類社區,發出警告email。

目擊者說:「糟了好可怕。」與人直接遭遇,熊卻不閃避,朝人的方向緩緩走來。還有巨大的棕熊,從路邊竄出,直接衝向駕駛人,要不是中間隔著擋風玻璃,後果恐怕不堪設想。愈來愈多熊襲擊人案例,登上日本社會新聞版面。 民眾說:「我那時大叫有熊啊。」 民眾說:「太恐怖了,感覺熊更靠近我們了。」

有動物行為專家分析,母熊為了保護幼熊,又或者人熊遭遇太突然,都會激起熊的兇性。但今年更多案例,是熊積極跟蹤、追逐人類,很可能是為了搶奪人身上的食物。 東京農工大學研究所小池伸介說:「熊學習到人的身上會有吃的東西,例如牠看到人類棄置垃圾,或者發現人的包包內有食物,從而把人與食物連結起來,可能導致熊非常積極攻擊人類。」

只是人到野外從事戶外活動,攜帶食物飲料在所難免。所以在有野熊分布的地區,當局都會架設攝影機。以便一發現熊,就馬上通報附近社區。 NHK記者豐島實季說:「在熊可能出沒的山林,安裝像那邊的攝影機,拍攝到的物體,會瞬間由AI辨識是不是熊。」

以往的野外固定式攝影機,需要依賴人逐一過濾影像;但現在運用AI識別,不僅大幅縮短過濾影片所需時間,而且更準確,不會將拍攝到的蟲群或其他野生動物,誤認為野熊。 加賀市農林機關官員說:「(拍到什麼了),這種動物是獾,(這樣的話大家會收到警告電郵嗎),AI判斷這個不是熊,所以不會寄email。」AI會標駐拍攝地點在Google地圖,倘若發現離人口稠密區太近,就能及時派出獵人捕熊,視情況野放。AI的運用,滿足了動保機構保育野生動物,以及顧及居民安全兩大要求。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