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域生態多樣性 民間組織努力保護

綜合報導  / 香港

要保護海洋資源,必須先認識海洋。香港非營利團體為了保護香港周邊的海洋生態,邀集學生下海潛水、蒐集附近海域海洋生物的多樣性,希望有了資料,進而建立保護區,挽救過度撈捕的海洋資源。

這裡是香港新界西貢半島火石洲,「勃勃海洋」主席奧杜埃爾說:「這裡是很特別的潛水區,生物的多樣性很棒。」非營利組織「勃勃海洋」,帶著香港李寶樁聯合世界書院,學生到火石洲海域作研究,學生帕拉寬說:「今日要搜集海洋生態多樣性資料。」書院老師漢米爾頓說:「此計畫進一步推動海岸永續方案,例如牡蠣復育以及紅樹林復育。」

這一趟潛水是希望辨識海洋生物,以便能畫定更多海洋保護區,CNN記者說:「香港大約只有5%海域,目前被列為海洋保護區,奧杜埃爾認為這個數字,可能快速上升。」「勃勃海洋」主席奧杜埃爾說:「海洋保護區很重要,因為這邊的海域,有很豐富海洋資源,但是多年來面臨很大威脅和壓力,過度撈捕,環境受到太多破壞。」

靠著專家協助,學子們努力鑑別海洋生物,學生莊琪琪說:「採集資料是個令人興奮的工作,如果我們想加強保護力道,就須證明在此確有必要(設保護區)。」前一陣子颱風來襲,對這一趟採集任務有所影響,學生莫拉說:「今天的能見度不太好,我們無法看清任何東西,因此我的收穫不多,但我們發現很酷的東西。」

CNN記者說:「第二處潛水地點橋咀洲,水質比較清澈,但對「勃勃海洋」而言,任何甚至是所有採集都很重要,不論環境多麼艱難。」「勃勃海洋」主席奧杜埃爾說:「在一年不同時期不同環境下,進行調查是很重要的,你必須在不同季節進行調查,你不能只挑個好時間,回到課堂上學子們按圖索驥,尋找他們辨認出來的海洋生物。」

學生莊南山說:「目前我們看到這隻很大的寄居蟹,我們給它重新命名,這讓我們未來更容易辨認它。」這些資料匯入資料庫,對未來籌設海洋保護區大有幫助。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颱風川普楊柳美國烏克蘭國民黨日本蒲亭澤倫斯基中國黃國昌民進黨立法院行政院俄烏戰爭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