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無米樂」,讓大家再次重視WTO對台灣農民的衝擊,一位出生農家的藝術家,把稻米和稻草來創作,關懷台灣逐漸走入黃昏的稻米農業。
美術館裡出現一座大型茅草屋,讓很少摸過稻草的都市小孩,玩得不亦樂乎。黃澄的稻穀,堆放在磨的光亮的地板上,背後是農田裡春耕夏收的影像紀錄,目前在國外研習的藝術家林銓居,把稻米變成了創作媒材,來關懷消失中的傳統農業。
不像無米樂以紀錄片的方式、追憶消逝中的台灣農夫,也沒有白米炸彈客的激烈心情,林銓居用稻穀來洗臉、在榖堆上寫字、還端坐在金黃的穀子上打坐,以行為藝術的式,娓娓道出農耕生活中,人與大地共生共存的心情。除了裝置展,林銓居還發表了一部十四分鐘長的影片,在這部影片裡、藝術家親身參與割稻、打榖、堆草、以及焚草等過程,體驗父執輩農人,對收成的期待,詩意的畫面,也表達出對於一生務農的父親、深深的感念。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