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19 23:00

同班同學 感動人心

陳汎瑜 張書銘 報導  / 新竹市

  讓身心障礙的小孩和正常的孩子一起上課學習,將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一個班上如果有罹患自閉症或是身心障礙的特殊小孩,也有正常的普通小孩,他們一起上課一起互動,像這樣的班級就叫做「融合班」,融合教育在歐美國家已經非常盛行,不過在台灣卻很難被接受,在新竹教育大學有位特教老師吳淑美,她花費20多年的時間不斷努力,成立實驗班推動融合教育,一開始家長很難接受,班上只有16個學生,甚至到處流浪、跟別人借教室,到現在,在新竹已經有一個融合校區,從幼稚園到國中總共有12個班級、200多位學生,中間的過程可說是非常的坎坷,甚至孩子老師還曾經被辱罵、被排擠、甚至被丟石頭,回想過去這段坎坷的歷程,吳淑美老師在鏡頭前忍不住淚流滿面,而這20多年來,孩子們在一個融合環境中成長的故事,吳淑美老師也橫跨時空,拍攝了一部紀錄片,片名就叫做「同班同學」。

  「同班同學」是一部融合班,小朋友的真實故事發生地點在新竹,這一天是小朋友吳晉暄的生日,他的同學一個個送上了祝福,您一定注意到了,這個國小班級好像不太一樣呢?18個孩子,其中有6個是身心障礙的特殊學生,像是宇欣和瑞妤,另外還有三分之二是正常的孩子,把截然不同的小孩放在同一個班上,看看他們會激發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不管是特殊生還是正常小孩,他們的眼裡只看到彼此的可愛和美好,這就是新竹教育大學教授吳淑美她夢想中的融合教育,強調「尊重差異,平等對待」,20多年來,吳淑美帶領的融合班教出了數百位學生,他們的故事得從民國78年說起,當年才30多歲的特教系教授吳淑美,在新竹開辦融合教育

,起初只有幼稚園一個實驗班,把唐氏症、自閉兒和正常的孩子放在一起,別人都以為她瘋了,不過吳淑美想證明,讀融合班的孩子不會變笨,於是她把自己三歲的兒子吳晉暄也送來就讀。

  83年她突破萬難,開始成立國小融合班,雖然有家長的支持,不過當時沒有校地,只能夠向別人借教室,孩子、老師展開長達15年被趕來趕去、甚至被當成乞丐的流浪生涯,借不到教室、到處被排擠,他們還曾經像孤兒,找到了這個棲身之地,很難想像吧,就在新竹市簡陋的香山體育場,孩子、老師一待就是六年,當時還曾經被華視記者意外地發現,看到他們的困境、請外界幫幫忙。

  這一堂課是國語課,綠色草地是課桌椅,整個大教室沒有講台沒有黑板,倒是有好多蝴蝶飛舞,讓小朋友很難專心上課,習慣了趴在地上吃便當、在腿上寫功課,雖然辛苦,但是心靈很滿足,可以學習到怎樣子跟那些比較特殊的小朋友一起相處。

  講到了這段過去,吳淑美老師已經淚流滿面,而孩子們小小的心靈所受的傷,直到現在長大了仍然無法遺忘,一頭的長髮、可愛的笑容,比比看紀錄片小時候的畫面就會發現,她是融合班的小妹妹郭思妤,現在就讀台大生命科學系,而當年戴著眼鏡的的吳晉暄已經22歲,就讀輔大,在融合班和一群同年齡的特殊孩子一起長大,比起其他的年輕人,他們更多了關懷與尊重。

  同樣她也長大了,她是當年班上的特殊孩子宇欣,綁著頭、熟練的泡咖啡,現在她可是這個小餐廳的店長,這一天這群同班同學舉辦同樂會,雖然有點害羞,但是他們可都沒有忘記小時候的彼此。橫跨19年的時空,吳淑美用了四部攝影機,拍攝上千卷的底片,終於完成了這部紀錄片,再辛苦吳淑美都沒有放棄,她不斷地奔走,終於感動了退輔會,89年退輔會捐出一塊1400坪的土地,雖然很小,卻是個溫暖的家,93年破土動工、興建校舍,老師、孩子終於不必再流浪了。

  現在來到新竹市的建功二路,跟著我們的鏡頭,看到眼前小小的融合校區,從幼稚園、國小到國中加起來已經有12個班級了,看著20多年不斷奔走,得來不易的校園和教室,吳淑美老師的心情格外地感慨。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