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德榮 / 台北市
報載水利署計畫利用15日的鋒面系統實施人工增雨,期待疏解旱象。
首先要瞭解「人造雨」為何要正名為「人工增雨」。主因是當老天不下雨時,是造不出雨的,「人造雨」過度膨脹人的能力,「人工增雨」是比較符合實際的。
「人工增雨」的原理,簡單講是在大氣中增加凝結核以加速暖雲降水過程,在攝氏0度以上,透過雲滴的成長、碰撞、結合成雨滴的降雨過程。或增加冰晶核以加速冷雲降水過程,約在零下5度的環境,用碘化銀去加速過冷水結為冰晶的過程。過去不論國內外的經驗,,「人工增雨」的功效,大約可增加自然降雨的10-20%,也就是說疏解旱象的雨,主要還是靠自然原本要下的雨水,,「人工增雨」僅是錦上添花的功能,期待它能雪中送炭,是不符實際的。
過去台灣實施「人工增雨」引進的技術為冷雨降水,即施放冰晶核-碘化銀,分為地面燃燒、飛機施放,地面燃燒必須準確預測氣流的流向,才能將碘化銀送到適當的位置,效能較低,飛機施放則有成本過高的問題。最近「人工增雨」的技術有所改進,改採用氯化鈣為凝結核,實施暖雲降雨,如此計算氣流的流向,僅需較低層的大氣,施放效率也比較高。
大家常可在媒体上看到「人造雨成功或失敗」的報導,當降雨量多時,就說成功,雨量少時,就說失敗,這樣的觀念是不正確的,因為「人工增雨」的功效就是10-20%,雨量的多少,還是自然降雨所決定的,不該有「人工增雨」成功或失敗的說法。
以「人工增雨」的原理及效能來看,就是雨越大,能增加的越多,但是當在暖季大雨滂沱時是會致災的,不適合增雨,,且水庫未必能容納,但當冷季時雨太小,能增加的量又很有限,實際作業是面臨兩難的,如果在冷季,正確的作法是把握每次增雨的時機,都去實施,積少成多,而不要去期待某一個個案,舒解危機,這種期待通常是會落空的。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