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清大考古隊找到第二塊「台灣關界」碑

獨家》清大考古隊找到第二塊「台灣關界」碑 | 華視新聞

陳壬蘭 報導  / 屏東縣

繼去年5月間在鵝鑾鼻燈塔附近發現清朝留下的「台灣關界」石碑後,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邱鴻霖帶領清大考古隊,再度發現「台灣關界」石碑。

清大考古團隊是在4月21日,在鵝鑾鼻公園進行考古發掘與鵝鑾鼻公園賣場改建工程監看工作時,當地工程監工人員指稱,工區外圍西側的保安林區內,似曾見過疑似有刻字之水泥構造物,考古隊立即前往該區域調查,上午11時45分左右,在保安林區雜林內發現花崗岩質刻有「臺灣關界」字樣石碑露出地表,石碑寬26.5公分、厚13 公分、高 62公分。

邱鴻霖判斷,發現的臺灣關界應與2016年鵝鑾鼻燈塔附近發現的清光緒年間石碑相同,而且具有文化資產的重要意義,於是立即通報屏東縣政府文化處文化資產保護所與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之相關人員。

對於「臺灣關界」石碑的發現,清大考古隊相當振奮;清大副教授邱鴻霖建議屏東縣府會同考古、古蹟、古物專家進行會勘確認外,未來並納入墾管處的管理與保護,除了讓社會大眾透過石碑見證歷史,也豐富當地的文化觀光資源。

根據清朝屠繼善在清光緒20年《恆春縣志》中記載,築塔前以100工洋向當地居民購地後,曾立臺灣關界石碑4塊,去年5月18日在在鵝鑾鼻燈塔附近被首度發現「台灣關界」石碑,這塊石碑來自福建花崗岩材質,長114公分、寬27公分、厚為12公分,重達100公斤左右,藏身在燈塔後門外雜木林裡。(清大副教授邱鴻霖/提供)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