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璽鈞 採訪/撰稿 張書銘 施幼偉 攝影/剪輯 / 台北市
台北市昔日的中山足球場,2007年封場走入歷史,2010年,它變身台北花博公園圓山園區,曾吸引8百多萬人前來參觀,但活動結束人潮散去,這處空間隨著城市變遷、也有了新的角色!目前園區2千多坪的樓地板空間,已經變身為台北市的新創基地,不只有培植台灣本土品牌的時尚中心,還有創客最愛的自造實驗室。另外昔日廢棄的足球場看台,也成了魚菜共生的天空農場。休假期間不妨走一趟、親自體驗。
1989年中山足球場正式啟用,這是台北市第一座標準足球場,走過18個年頭,一場場國內外比賽,歌迷熱情吶喊的演唱會,還有大大小小的政治集會,都是老台北人的集體記憶。2007年足球場封場進行改裝,從此走入歷史。2010年變身花博「爭艷館」,曾創下超過896萬人次參觀紀錄,花博會期結束人潮散去後,花博公園圓山園區重整出發,再次展現新面貌。
半露天用餐區,民眾悠閒享受桌前美食。花博落幕後園區一隅,變身複合式創意市集,結合美食、藝術和文創,成為台北市親子同遊,觀光客朝聖的熱門景點。異國美食是特色,這裡生蠔小屋,是市集人氣招牌!一開始從貨櫃小吃街發跡,2018年4月才轉到店面。35歲的Daney,從前旅居英國10多年,回台後開店不選都市鬧區,反而鍾情於花博市集。
31歲的服裝設計師郭瑋,2011年創業後,曾經在其他地方設立工作室,最後選擇落腳花博圓山園區,店裡不時舉辦小型展覽,吸引許多時尚觀光客群。有吃喝也有玩樂,經營團隊整合的3千坪空間,目前已有21家小吃店,9家餐廳16家商店,以及20個市集品牌,甚至還有1個音樂展演空間,年營業額超過2.5億元。
全台各縣市在地小農,面對面產地直銷,許多特色食材,在另一頭的花博農民市集新鮮開賣!2011年試營運至今,平均每週都有110到120個攤位,一到週末就會湧入滿滿人潮。原來足球場的2樓露天走廊,一片綠意擺滿翠綠盆栽,昔日的閒置空間充分利用,當作綠屋頂作品展示區,另外還有一家苔鮮植物專賣店,除了出售微景觀盆栽,還會不定期開課。
花博園區的前身,是中山足球場,就在松山機場的航道下,頻繁的飛機起降噪音,常常干擾比賽,2010年台北市政府決定,重新裝修活化使用,將球場中央蓋成爭艷館,花博結束後再轉型為展場館,2015年市府不再編列預算,交由台北市會展產業發展基金會經營自負盈虧。如今圓山新創聚落,每年超過480萬人次造訪,舉辦包括電競、動漫等活動,平均一年超過230檔。可惜球場看台卻一直閒置未用,直到2017年終於有了發揮的空間。
階梯搭起棚架,利用魚菜共生系統,種植低鉀蔬菜,佔地300坪以上,這裡有66座種植槽,是全國最大的屋頂天空農場!利用地形優勢,維持種植槽水流,上百坪農場的電費,一個月也只要三、五千塊,除了空間活化,還使用園區美食市集的生廚餘餵養蚯蚓,提供魚菜共生所需要的酵素養分,成功打造綠色循環農場。
昔日中山足球場的球員休息室和辦公室,變身時尚中心,2018年4月正式營運,有別於一般百貨賣場,這裡不賣衣服,270坪空間, 除了當設計師的工作與展示區,還會常常舉辦講座與發表會,打造成時尚新創基地, 培植更多台灣新銳本土品牌。
工作區的機器,創客會員都能隨時使用!來台灣念大學的香港學生杜天寶,是實驗室的成員,他的藝術作品,就是在這裡一點一滴打造出來。一台雷射雕刻機,或是電腦數控銑床,要價至少六、七十萬,另外還有3D印表機、切割工作檯等等 ,76坪的自造實驗室,提供創客空間和設備,還定期辦各種實作課程、工作坊。
新一波工業革命,「自造者時代」人人都能親手製作,而這裡期待成為台北創客,育成推廣的大本營 。最新調查發現,全台閒置建物有上百處,總經費高達221億元,花博公園圓山園區,也曾被視為蚊子館,甚至治安死角,但經過重整再造,提供出租優惠,成功打造為新創產業基地,如今已有超過150組,國內外營運團隊進駐,帶動週邊20億元商機,成為閒置空間活化的成功典範。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