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市
農委會這兩年來,一直推動農產品生產履歷制度,為的就是要來區隔黑心產品。不過事實上,生產履歷目前只停留在示範階段,還沒有檢驗機構來做認證,但價格卻賣的比一般產品高。農委會坦承,現在市面上,並沒有真正生產履歷的農產品。
一樣是番茄,有貼上生產履歷的,就比一般貴上七塊錢,生產履歷的產品賣的比較貴,是因為農民在生產的過程中,都必須將詳細記錄生產過程,包括用了哪些農藥,而消費者也可以利用網路查詢,回溯生產者是誰。標榜農產品有身分證,農委會要藉此杜絕黑心貨,不過消費者的態度、似乎還是有點保留。
(所以你認為產銷履歷比較安全)照常裡來講是這樣沒錯(會不會怕買到假的)台灣喔,多少也會一點(怕)吧,生產履歷儘管有農委會掛保證,不過事實上,現在還只是試辦階段,這些產品並沒有經過認證,農委會卻坦承,的確不能保證這些產品真的沒有農藥或重金屬殘留。
目前我們在推到市面上的是有生產紀錄的農產品,因為它還沒有驗證跟認證,所以我們還沒有辦法把它稱為生產履歷的農產品,將來真正是生產履歷的農漁產品,都必須貼這個標章。只不過看看現在目前的產品,一下子有二維條碼、一下子又用身分證;另外,還跑出這種有機產品的標章,生產履歷都還沒有正式上路,市面上的產品,貼紙已經是貼得令人眼花撩亂,讓民眾實在還真是無所適從。(記者林靜梅、郭俊麟報導)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