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9 11:39

每年實踐三個願望 減法哲學玩出生活滋味

每年實踐三個願望 減法哲學玩出生活滋味 | 華視新聞

文/林讓均  / 台北市

當你費盡千辛萬苦,終於登上眾人景仰的高峰,你會追尋更高的山巔、持續攻頂;還是華麗轉身,開展另一番人生風景?

丁菱娟顯然是後者。

33歲創辦「廿一世紀公關」,成為專為科技業服務的第一公關品牌;2002年,廿一世紀公關經由併購,加入「奧美公關傳播集團」。

轉為專業經理人的丁菱娟,2006年出任台灣奧美公關事業群執行長,掌管台灣最大的公關媒體資源。三年後,又升任為世紀奧美公關董事長。

20多年來,在公關界叱吒風雲;然而,個性果斷的丁菱娟卻無戀棧、說撤就撤。

55歲辭去董事長 開始找回自己

2014年,在她跨入55歲的當口,曾是民歌手的丁菱娟為自己辦了一場「個人告別演唱會」,一方面宣告辭去董事長職務;另一方面,也親手揭幕她的「第三人生」。

但這不是退休,也不是結束,只是重新啟航。

「謝謝公司還幫我保留一間辦公室!」這天,相約在世紀奧美公關的個人辦公室,她一開口就是感恩。環顧四週,與其說這裡是辦公室,更像是一間風雅的書房。

一整面貼牆的木質書櫃,掛放於角落的親筆油畫,搭襯著坐在桌前啜飲花茶的女主人,構成一幅夏日仕女圖,盡顯優雅愜意。

儘管還保留著「總顧問」職位,仍樂衷於當青年導師、輔導創業,但丁菱娟已難得使用的名片上,早就看不到頭銜。

這也代表著,現在的她,不再費力追求外在榮顯,她更在乎,如何找回自己。

善於自省的她,如何定義現階段的人生狀態?

「50歲~70歲是第三人生,是人類的第二個黃金階段!」丁菱娟表示,第一個人生的主題是「學習」,第二個人生是「工作」。雖然職場上的成就,帶來了第一個黃金階段,但人們卻必須承擔沉重的家庭責任,一點都不自由。

隨著人類壽命延長,現代人過了50歲之後還能活上至少20年,這「多出來的」的第三人生,總算可以做自己。她認為,第三人生的「日常」,組成配方已與以往大不相同。

幾十年來,丁菱娟是典型的事業女強人,行程表上容不得縫隙,當年剛創業時,曾挺著八個月孕肚搶過馬路,一個踉蹌,竟跌坐在馬路上,驚動路人圍觀,忙問是否要叫救護車。但答案卻是「不」,因為她還得趕去和客戶開會。

長期的操勞讓她身心俱疲,有一天,在原本該歡樂的婚宴場合中,她居然悲從中來,自己一人躲到角落哭泣。

告別人生上半場的奔波擾攘,現階段的她崇尚「減法哲學」,提醒自己調整重心:「工作少一點、生活多一點;物質少一點、心靈多一點!」每一個禮拜,她至少「留白」半天,可以喝杯咖啡、來場自我對話,也可以什麼都不做,只是發呆。

目標管理〉預先準備「興趣」

然而,步調緩下來,不代表一切隨興所至。善於「目標管理」的丁菱娟,依舊認真過日子,持續45歲時養成的習慣,在每個年底為自己設立隔年要達成的三件大事。

像是今年,她的三大計畫是「出一本新書」「在大陸開一個音頻節目」「單車環島」,執行力極強的她,進度飛快,在上半年即全數達成。

這樣會不會又太「拚」了?「此時不做,更待何時?」她解釋,卸下事業與家庭責任,趁現在有時間、有能力、有體力,得趕快為自己分期圓夢。所以她仿效電影《一路玩到掛》,一想到有什麼想做而沒做的,就列入「願望清單」,一一完成,絕不帶著遺憾離世。

今年8月,丁菱娟剛出版新書《享受吧!50後的第三人生》。光看書名,就知道是她樂活心得的彙整。翻看全書,輕鬆寫意,但可否「享受」50後人生的關鍵,不在於財富,而關乎能力。

這是一種「玩生活」的能力,丁菱娟從40歲開始儲備,每一年都學一樣新玩意。

第一個培養的興趣,就是鋼琴。「40歲學鋼琴?手不會太硬喔?」雖然旁人如此質疑,丁菱娟為了一圓兒時夢想,還是認真與女兒一起拜師學藝。

「試過後才發現自己不是這塊料!」丁菱娟笑說,她並沒有就此放棄,只是調整目標,請老師直接教她彈會三首曲子,可應觀眾要求秀一段就好。

十餘年來,再忙也要撥時間,每週專注演練當年度的新才藝,她已累積多種本事,包括瑜伽、吉他、網球、易經、書法等,其中最愛是油畫,一次畫上數小時也不累。

生命課題〉修復與和解

50歲之後,丁菱娟生活更加豐盈多彩。然而,就與許多人一般,她盤點過往,仍有一些生命功課掛在心頭,等待解題。

「年過50之後,應該學著與身邊的人和解,而且從父母開始!」啜了口茶,丁菱娟說起了幾年前過世的母親。

曾經,她是母親眼裡的叛逆女兒,常常違反母親期待。像當年創業時,媽媽怕她受挫折,不停叨念:「開公司,哪有可能成功啦?」但念歸念,媽媽卻以行動支持丁菱娟,幫她帶小孩。

丁菱娟感受到了母親的呵護,只是誰也不輕易把愛說出口。這個情感上的僵局,持續到母親中風之後。有一天,丁菱娟看到母親腳趾甲長了,端了盆熱水幫她洗腳、修剪指甲。過程中,兩人聊到忘我,重新找回兒時母女相依的親暱時光。

「我開始可以站在媽媽的立場看事情、甚至和她一個鼻孔出氣!」丁菱娟說,母親中風八年,個性變得多疑、愛鬧脾氣,時常傾訴撫養五個孩子長大的辛苦,甚至懷疑外傭偷錢、勾搭丈夫。

原本,丁菱娟和弟妹們總勸母親別想太多,愈勸,母親愈覺委屈。後來,丁菱娟轉念一想,一邊幫母親洗腳,一邊感謝她過去辛苦付出,還哄她:「我會幫您把老公顧好,別擔心喔!」

從此,幫母親洗腳、修甲,成為丁菱娟的「特權」,即使公差出國,母親還是堅持要等她回來才剪指甲。之後,母親罹患胃癌,很快病逝。「還好與母親修復了情感,減少了遺憾!」丁菱娟提醒,不止對父母,對另一半、對子女,甚至是生命中的「重要他人」,都要把握機會療癒關係。

人際法則〉重質不重量

但,有些人連踏出第一步都難。她建議,何不試著用「邀請」的態度?她連對另一半也用「邀請」,例如「明天我請你喝咖啡,好嗎?」給對方有拒絕的權利,即使被拒絕,已做好心理建設,也不會太難過。

萬一對方在退休後成了家裡的「植物」,任憑另一半再怎麼懇求都無動於衷,怎麼辦?

「就學著與自己獨處囉!」丁菱娟近年厲行「斷捨離」,要求降低購物頻率的她,對於人際關係,亦有一套「減法哲學」,交友重質不重量,在乎的是心靈契合。

因此,她意外找回了許多老朋友。像是念五專時期的同學,即使睽違幾十年再見面,無須前情提要,一個眼神就能找回默契,最了解當時她寫作民歌《給你呆呆》時的心境,「而且妳忘記的,這些老朋友會幫你記得!」

過去,為了衝刺業績,丁菱娟對客戶提案;50而後,為了品味人生,她對自己提案。這次,無須比稿競爭,一切舒服自在就好。

退休金分三份 必要開支、救命錢要足 丁菱娟:自己留夠本了,再考慮小孩

身為成功創業家與跨國集團經理人,丁菱娟退休後的「降落傘」(指退休金)想必黃金「純度」很高,能讓她無憂養老。但會賺錢的她,對於退休資產規劃,也有自己一套主張。

她將資產分為三部分,首先是「必須用到的費用」,也就是,存夠自己活到90歲的生活開支;第二,是「可能會用的費用」,包括醫療、看護與長照等「救命錢」,此部分可將風險轉嫁給保險;第三,則是「享受人生的費用」,前兩者都滿足後、行有餘力,再把錢拿來圓夢或執行其它計畫。

「自己留夠本了,再來考慮小孩!」有一雙兒女的她建議,父母照顧好自己,已經是減輕孩子的負擔。留不留財產給小孩,要看自身財力。況且「千金難買少年窮」,養成孩子刻苦自立的能力,比留給他們萬貫家財,還來得可貴。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退休特刊;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goo.gl/5S7h4Y】

新聞來源:遠見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