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8 18:30

銘傳廈門理工專班參訪央廣 了解廣播歷史演變

銘傳廈門理工專班參訪央廣 了解廣播歷史演變 | 華視新聞

曾亭皓

 銘傳大學廣電系老師單文婷5日帶廈門理工專班廣電系的同學一同參訪中央廣播電台,從攝影棚、錄音室、廣播台再到文史館,經由央廣人員細心介紹,並透過問答互動,讓大家更加了解央廣的歷史及演變。


 廣播因網路的發展受到影響,央廣並順勢發展至網路影音。攝影棚建立至今約5到6年,雖然相較電視台規模較為陽春,但一樣有自己的節目企劃跟影音節目,同樣的也是會出外景。節目編導管永仲表示,廣電已不再像以前的分工,必須身兼數職,每個人都有很多的工作,必須隨時掌握即時資訊,準備出機。而直播廣播電台是製播分離式的,目的是要讓主持人能夠專心主持,方便控制節目品質。


 中央廣播電台1982年於南京成立,在當時沒有電視只有報紙的時代,廣播成了最即時的媒體,文史館裡記載了央廣所有的故事,無論是對日抗戰時期蔣介石對人民發聲或是蔣宋美玲女士對外發表英語演說,在當時央廣是傳播資訊最即時的媒介,即使戰爭不斷的摧殘也不停止撥出。介紹過程中,透過歷史故事設計問答題目,讓廈門同學更了解央廣的演變。


 「廣播媒體的界線逐漸模糊,再傳統的媒體也必須走向科技APP」央廣華語組總召集人辜華興這麼表示,時代的變化,廣播不再受限於只是聽覺上的陪伴,透過影音的傳達及文字訊息的轉播都可以是廣播發展的新趨式。

新聞來源:銘報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