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2 09:00

清大併校公聽會 多項問題待磨合

清大併校公聽會 多項問題待磨合 | 華視新聞

趙安平  / 新竹縣

【記者趙安平新竹報導】台灣的大學數目高達160餘所,若以2300萬人口計算,相當於每14萬人有一所大學;相較於香港的125萬人與新加坡的100萬人,台灣的大學密度確實過高,再加上少子化影響,未來大學的需求量必將逐年遞減。由此,教育部於2012年訂定「國立大學合併推動辦法」,期望建立退場機制,謀求大學間的整併。

民國94年底,清華大學與新竹教育大學首次討論兩校整合之可能性,並經由多次會議籌組整併推動小組;98年底,因清大校方認為教育部經費支援不足,在兩校達成共識下決定暫緩合校案之進行;直至103年底,兩校才又重新啟動合校案。清大校方則於9月30日晚間舉行公聽會,希望廣納各方意見,以利合校案之推行。

公聽會吸引了約60位清大師生參與,會議中,多位清大教授對於併校後「學術落差」問題堪憂,認為兩校發展方向原本就不同,再加上學術資源落差,合併後恐有一段漫長的適應期要走;對向來以研究型大學自居的清華大學來說,無疑是一項挑戰。對此,清大校長賀陳弘則回應,併校後會有8到10年的過渡期,對於不符期望的教師,校方會輔導離職或退休。

未來併校後的教師升等評量方式將會以「雙軌制」進行,清大統計所教授黃禮珊表示,這項新制對兩校教師採用不同標準考核,會有公平性的疑慮,設計上有瑕疵,希望校方能改善此項制度問題。

公聽會現場也有學生對硬體設備不足的問題表示擔憂,併校後學生人數增多,校內餐廳、機車格的需求勢必提高,校方若沒有做好配套措施,將會排擠清大學生的權益。

清大計量財務金融系學生關志福對於併校議題則抱持正面態度,他覺得目前清大仍是以理工為導向的學校,合併後可望增加藝術類課程,對學生的幫助很大。至於合併後宿舍不足的問題,關志福相信校方蓋新大樓後應該能夠解決。

賀陳弘說明,併校後將成立藝術學院及教育學院,期望藉此補足清大在人文社會領域方面的師資,使清大成為兼具人文及理工人才的綜合型大學。更甚者,若能融合清大科技方面的研究及竹教大藝術方面的優良師資,透過跨領域結合,發展多媒體、數位音樂等,符合未來產業發展趨勢。因此,兩校合併後,必能發揮加乘效果。

問及併校時程規劃,賀陳弘說:「我們希望時程的規劃是『互動』的,而非我們自己說了算。」他解釋,時程問題須以兩校教職員生的意見為依歸,因此目前仍未見明朗。

新聞來源:政大-大學報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