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宜綸、江欣晏 / 高雄市
松鼠禾作舍的老闆娘藉由不斷的推廣,告訴客人應該選擇友善環境的農作物,購買在地小農種植的當季蔬菜,如此一來,不僅能減少食材運送時產生的碳足跡,以有機無毒蔬果簡單烹調出的餐點也能讓身體無負擔。
陳怡君,過去曾在誠品藝術文化基金會工作了十五年,二〇〇五年跟隨實踐大學建築系李清志老師導覽的建築參訪團,參觀貝聿銘設計的Miho Museum美秀美術館。出發前幾天,陳怡君瀏覽了官方網站,發現美術館周邊的稻田與環境都是以秀明自然農法種植,水質清澈,完全不使用農藥及化學肥料栽種農作物,最重要的是,美術館餐廳裡的所有食材皆取自這些田地。
她為此深深著迷,因此立刻在網站上預定了餐食。參訪美術館當天,陳怡君享用了以古代米捏製的飯糰以及清爽脆口的蔬菜,簡單的食材、簡單的烹調,但卻在她心中埋下深刻的感動,那是一個被幸福包圍的記憶。
回台灣後,她開始逛農夫市集、買友善環境的東西,身邊也有一些朋友移居東部種植稻米,因此在因緣際會下,她接觸到很多小農,並在實地走訪台灣各地許多稻田及農村後,發現原來台灣也有一些農民選擇用自然農法種菜。
樂愛書店工作的陳怡君,有兩年的時間,常搭著載滿兒童書的書車,跑遍全台灣偏遠地區的小學,提供孩子書籍閱讀。二〇一二年,因為生了孩子,生活重心有了改變,她開始思考未來工作的方向。
女兒的出生,使她面臨食物該如何選擇的問題,當時的她,第一時間想起了日本的自然農法,加上回台後因為工作關係,有機會走訪幾個鄉鎮,有更多接觸到土地的機會、了解跟農業相關的議題,因此,一顆愛女兒的心以及渴望維護好食材的想法,促成了松鼠禾作舍的萌芽。
「小時候養過松鼠,回憶很美好,松鼠有蒐集好吃食物的特性,喜歡儲藏東西。」陳怡君表示,松鼠禾作舍的「禾」,指的是是大地的產物;「作」,代表經由很多人的手創造;「舍」,代表很小的店。儘管知道開一間小店,不會賺什麼錢,但是為了全心照顧女兒、為了推廣自然農法,二〇一四年五月,她辭去了書店的工作,並在同年十二月,開了這間六、七坪大小的店。
「店裡看得到的東西百分之九十九都是自己找到的,都是自己吃過或是使用過一段時間覺得不錯才會進貨。」陳怡君從開店至今,總是到處找尋好的食材如有機蔬菜、穀類、豆類、肉品,也會親自寫信給廠商,告訴他們松鼠禾作舍的理念,她就是希望能在店裡販售友善環境及人體的食品、生活用品,把這些好東西分享給客人。顧客吳小姐說:「這間店賣的東西品質不錯,產品有區隔性。」顧客方先生也說:「沒有華麗裝潢,沒有醒目招牌,沒有便宜又大碗的特惠價,可是有著老闆娘對這塊土地的用心。」
此外,平日中午陳怡君也會固定做便當給熟客,她常到日本旅行,深受日本飲食文化影響,很喜歡日本人「尋味」的特性,也就是吃當季、吃在地的食物並簡單烹調,因此她準備餐點時也都盡量保持食材的原味,用簡單方式料理、不過度調味,像是清爽的味噌豬肉燒蘿蔔、鹽麴雞肉三色蔬菜沙拉,又或是以無糖豆漿取代鮮奶油烹煮的豆漿蔬菜濃湯。她表示開店這幾年「有越來越多時間跟大家分享怎麼吃這件事」。
陳怡君認為在台灣外食很方便,食物選擇多且價格不高,所以越來越多人不願意花時間自己煮飯,可是其實現在很多食安問題,都是起因於消費者不重視食物本身的品質。「吃的東西如果我們重視了,自然而然就會去挑選」,她認為解決食安問題的根本,就是消費者願意花心思去選擇對自己好的食物。
「好的東西吃久了,你自然而然會知道它對身體的感受是舒服的。」對陳怡君來說,店內提供手作餐點的真正目的,是想藉由這簡單卻不失美味的一餐,告訴客人不同食材的延伸吃法及料理方式,鼓勵大家自己烹飪,「重視你在吃的東西」,找回「食」的感動。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選擇在地食材 找回吃的純粹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