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品辰、王翔弘
「廢棄的機車零件,除了回收還能做什麼?」Relive生活再製創辦人張軒耀運用五金加工技術,將回收場中的老機車零件再製成桌燈、時鐘、開瓶器、鑰匙扣件等生活器物,不僅打開了被人們塵封的回憶,也讓傳統工業文化精神得以續存。
運用五金加工技術 串聯傳統與現代
所謂的五金加工技術是指將鐵、銅、鋼、鋁等金屬原料,藉由車床、銑床、鑽床等機具加工成為各式零件。一九六〇年代台灣經濟起飛,交通工具在其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像是傳統的摩托車,不只是代步的工具,有些人會把它改裝成三輪車,用來載運貨物、瓦斯等等,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隨著時間演進、科技進步,利用人力操作的傳統五金加工技術漸漸沒落,也漸漸被人遺忘。。
在距離屏東六塊厝火車站走路一分鐘的地方,有一個不起眼的廠房,拉開鐵捲門看向裡面,會發現是一個工業與復古結合的獨特空間,右邊的牆上排滿木淺板,上面掛著黑膠唱片、老舊車牌、扳手等五金器具,下面放著三臺傳統腳踏車,這裡是張氏兄弟創立的「Relive生活再製」,因為看見傳統工業的凋零,決定用創新設計把傳統與現代串聯,讓其融入現代的生活,用不同的方式讓人們感受傳統的智慧與精神。
從興趣變成職業 傳承父親技藝
因為父親是一位五金加工師傅,所以從小張軒耀就經常跟在父親身邊觀摩父親工作,也會拿起工具自己嘗試,後來在高中時接觸到「老車」,從此玩車成了他的興趣。大仁科技大學畢業的他,在進入服務業工作六年後,決定跟父親學習五金加工技術,想要把父親的智慧與經驗繼續傳承下去,張軒耀說:「我爸都是去別人的工廠裡面工作,使用工廠裡的機器,沒有辦法自在的做事。」父親其實一直想要擁有一間自己的工廠,所以他和弟弟決定在屏東的這塊土地上,完成父親的夢想,因此創立了「Relive生活再製」。
Relive有重新體驗、再次經歷的意涵,張軒耀秉持著這個理念,把廢棄機車的車頭燈製作成關節桌燈,做出了他的第一個作品「騎士之眼」。「這台車跟了我十五、十六年了。」張軒耀說這個作品是由他人生的第一部機車KAWASAKI川崎B1再製而成的,小時候他常常會看見有人騎這台車在路上來回穿梭,他們的勤勉工作、刻苦耐勞,讓台灣度過最艱難的年代。「如果它真的不能騎了,至少這種精神還能用另外一種方式發光發熱!」 希望可以用這種方式延續世代精神。
除了可以將車頭燈改製成桌燈,張軒耀還有把老檔車的時速表做成桌鐘。他保留時速表外觀整體,利用車床、車削取出碼表零件,再用塑料做成時鐘內部的機蕊、結構,外部則加上可調整式的支架,以利再各種場合運用。「以時間代替速度,賦予嶄新生命」是他與弟弟的創作理念,希望讓過去美好的騎士人生以不同的形式繼續陪伴在人們身邊。
市場接受度低 努力爭取曝光機會
同為創辦人的弟弟張軒豪表示,Relive生活再製是一個傳統創新的產業,他們的「再生設計」理念是現在社會大眾所不熟悉的,增加產品推廣的難度,而且手工設計的產品單價比較高,造成市場接受度低。為了克服這個難題,在Relive生活再製創立後的一、兩年中,他們從二〇一七年屏東、高雄、台中的擺攤到二〇 一八台灣文博會代表屏東參與展出,積極爭取設計展或市集擺攤曝光的機會,也在二〇一七年獲得文創之星創意加值競賽產品服務組創意傳承的金獎,讓他們的堅持與努力有了回報。
雖然增加了曝光的機會,但為了維持品牌的經營,品牌的定位與市場仍不斷在調整,現在逐漸轉向多角化的經營模式,除了原有的產品外,也提供客製化需求設計製作,像是有客人的機車、單眼的零件壞掉,張軒耀就可以幫他們量身訂做出實用且美觀的零件;或是客人將自己的汽車零件寄給他,請他製成桌鐘、桌燈、特製螺絲等等,並且承接公部門燈飾裝置或車廠的零件製作。張軒耀說未來除了會繼續增進自己的技術外,也會持續經營Relive生活再製的品牌行銷,希望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與市場,繼續以「『技藝』傳承『記憶』」的方式,將自己的理念傳達出去。
採訪側記
屏東六塊厝火車站附近是一個純樸、寧靜的小鎮,感覺是個讓人放鬆身心靈的好地方,但在這平凡的小鎮中,卻有著這麼不平凡的創業者,讓我在寒假的最後一個禮拜,看見台灣傳統工業仍在這個土地上轉動著。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加工廢棄機車 再製成生活用品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