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動物 流浪動物因結紮減量而更好

潘哲宇、鄭暐儒  / 新北市

「抓起來送到收容所就好了」,這是對於流浪狗的一般做法,但這有解決流浪狗數量過多的現象嗎?還是只是讓收容所的負荷更加嚴重。有一群人,從校園愛狗社團,到成立相信動物協會。以Trap(捕捉)、Neuter(絕育)、Return(放回),控制數量,系統性的方式解決流浪動物的問題,這三個步驟簡稱TNR。

志工們正在進行家訪前的準備。 攝影/鄭暐儒

讓TNR走出校園

二○一六年一月三十日「相信動物協會」正式立案,創立成員主要是一群畢業的台大懷生社社員,為了對動保更盡一份心力而另組協會,秉持著TNR的理念走出校園,系統性的開始進行北北基地區的結紮計畫。

TNR主要引國內外研究,以誘捕(Trap)、絕育(Neuter)、回置(Return)方式進行˙,所謂誘捕主要是到現場放置圍籬進行捕犬,將抓到的母犬進行結紮手術,隨後將結紮的母犬放為原本的地方生活,利用TNR這個做法,回放母犬佔據地盤,避免外來未結紮犬隻進入已結紮區域,控制且穩定當地遊蕩犬的數量。

但為何只結紮「母狗」,馬華憶說,因為結紮母狗的效益比公狗大,公狗若不全部絕育,完全無法降低繁殖量。但若是只結紮一隻母狗,就可以有效減少流浪動物的數量。

一堂課踏入動保組織

本身就很喜歡動物的馬華憶,在台大修了一堂文學動物與社會的課程,從一開始只是上課提到的一個社團,因為好奇使她加入志工行列,也從參與數狗活動開始,越做越有興趣,聽到協會要招募成員就馬上報名,錄取後就開始她與流浪動物的緊密生活。她在組織中擔任行銷企劃,讓大眾理解協會對於流浪動物的付出,並且將計畫成果以數據呈現出來。

馬華憶認為,不同的地域會因為當地民風與地理因素等而有不同的飼養方式,針對不同地區提出適宜的計畫,多次前往該地探勘,才能達到大規模且高比例的絕育計畫。相信動物協會提到,與過去業務不同的是,現在他們是以「族群」為主,也就是針對放養犬與野犬,專注在讓野犬的出生數量下降為主要目的,才能有效率的進行「高度絕育計畫」。

實際進行家訪的資深志工蔡侑男(右),正在解說結紮母狗的益處。 攝影/鄭暐儒

家犬未結紮也是造成流浪狗增加主因

協會中第一線的工作是最危險的,相信動物協會資深志工蔡侑男提到,捕捉流浪狗並不是那麼簡單,狗有分親人不親人,好抓不好抓,所以行前規劃要調查清楚。且到現場捕狗時,為了降低遊蕩犬的緊戒心,會利用誘捕的方式來吸引遊蕩犬讓牠進入籠子裡,為了抓一隻狗而耗掉一天都是有可能的。

除了捕捉流浪狗,家訪也是重要的環節之一,至今有許多住戶採放養犬隻的方式,讓狗可以在外自由活動,但當放養的母狗未結紮時,易造成犬隻懷孕,民眾無法負擔犬隻生下的小狗而棄養,導致流浪犬的數量不斷增加,為了減少這樣的事情發生,家訪是相當重要的環節。

家訪並非想像中的容易,因絕育觀念並未深植,有些住戶可能不太了解母狗結紮的效益而拒絕讓犬隻結紮,但協會資深志工對這樣的情況已經司空見慣了,只能繼續慢慢勸說。

馬華憶提及,曾經有一次志工在進行家訪時,遇到了一位不願結紮母狗的住戶,甚至還暗諷協會是吃飽沒事做,多管閒事。但是志工還是好心說明結紮的益處,沒想到,這名住戶突然出拳打了志工,不過協會還是沒有放棄,這名住戶是協會所稱的「重災戶」,因為養的狗一直生,沒有好好照顧,持續追蹤了半年後回訪,這名住戶心態也放軟願意結紮他的狗。

遊蕩在路上的流浪犬隻。 攝影/鄭暐儒

擴大地域 讓理想更近一步

成立三年至今的總工作成果,相信動物協會共絕育了一九一二隻的動物,其中一八五八隻是母狗,五十四隻是公狗。這樣的成果從無到有,仍在持續往上升,馬華憶說,希望能在二○一九年把北北基全部的流浪動物結紮做完,能把範圍擴大到桃園地區,再來把目標放大到全台灣,讓流浪動物的命運不再複製下去。

採訪側記

實際跟過家訪才了解到,動保志工的辛苦,挨家挨戶的拜訪,有的人甚至不太領情,但是這些志工們,還是非常有耐心的講解結紮益處。有些狗一輩子都在狗籠裡生活,周遭都是廚餘糞便,但是志工們卻說:「我看過比這個更嚴重的」,這樣的一句話讓我佩服這些在努力改變流浪動物命運的人,用愛、用專業去守護這群毛小孩。

延伸閱讀

動保聯盟促修法 衝破惡法止撲殺

從理解開始 一起實踐相「挺」動物

救援不盲目 狗腳印走出幸福家園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相信動物 流浪動物因結紮減量而更好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