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次方用新教育 教出不一樣的「玩」童

王翔弘、林品辰  / 新北市

「認真玩遊戲勝過考試拿滿分!」學次方透過設計遊戲課程、桌遊、寒暑期營隊,讓參與的國小學生自己思考與做決定,為的就是讓他們更了解自己想要什麼,也希望傳達探究的精神給社會大眾。

學次方的創辦人與老師,希望能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 攝影/王翔弘

把學習權力交給學生,不再設限他們的答案

三位創辦人林佳瑩、廖晉毅、藍詩婷分別畢業於台灣清華、交通大學理工科系,因為看見在台灣教育下,小孩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學習,所以二O一七年在三峽創立了「學次方」的實體教室,學次方秉持著「把學習權力交給學生」的理念,跳脫一般的教育制度,選擇用主題式的跨領域課程,安排每個月不同的主題,可能這個月在談宇宙,會有語感表達領域的用口語形容外星生物名字、外觀、居住環境和超能力、科學領域的製作太陽模型課程等等,而下個月就會有不同主題,透過遊戲的設計讓孩子們體驗學習的過程與自己學習中的選擇,讓他們為自己負責。

林佳瑩表示就自己的經歷來看,即使是台大、清大的學生,很多人都抱持著一種「隨便啊!」的態度看待自己的人生,從來沒有正視過自己要的是什麼。因為看見了這個問題,所以決定將問題回歸到孩子本身,「孩子到底知不道自己想要學什麼?」、「孩子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喜歡的東西?」、「孩子到底知不知道自己是誰?」而這些疑問也就成為「學次方」成立的重要契機。

家長選擇學次方上的拉扯

談到家長接受度的部分,林佳瑩也有談到要讓家長理解這種新型教育是有價值的其實非常重要。每位家長對於實行新型教育後需要承擔的風險是不同的,她說因為這種教育方式在台灣並常見,所以家長對它的價值會有存疑,家長在理性上會認同讓孩子獨立思考,但在感性上去沒有辦法信任這種教育所帶來的價值。

但林佳瑩也說如果家長不能解決這種矛盾,仍會希望她讓孩子去接受現有體制,但學次方也會透過積極與家長說明課程外,邀請家長一起參與課程、遊戲,讓他們看見孩子的成長,讓他們真實且具體的看見孩子的成長,看見教育被改變的畫面。

玩桌遊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

林佳瑩表示一個教案設計用在不同人身上,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在學次方,因為相當注重孩子的想法,也不會去阻斷他們討論,所以即使是一個完美的教案,也無法預知每個孩子會回答的方向,沒有辦法事先擬定好所有課程細節。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想出了以「桌遊」的形式來教學。利用桌遊的特點「規則」,而所有人都必須照著規則走,並且會告知老師跟家長不需要在旁邊指導,讓孩子認真且專注在遊戲裡直到結束,其實在這段期間也產生了學習的反應,經歷了如同上課的過程。

「認真的玩就是讓他們認真的思考。」林佳瑩說讓孩子自己認知到在這場遊戲中,因為自己做了什麼決定,所以發生了什麼事情,是輸是贏都是自己行動後的結果,不但要自己負責也會反思整個過程,讓孩子在過程中產生學習的態度,也能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舉例來說,像是學次方有一堂課叫「自由研究」,簡單來說是由學生自己選出主題,選擇他們想要研究的事物,像是第一個研究主題是「名偵探柯南」,課程內容就談到說動畫中出現的超級明星臉,孩子們會把認為長得很相似的動畫角色擺在一起,討論到最後了解到這位作者的畫風是什麼;又曾有孩子將裡面的武器做出來,例如:彈弓、手槍、噴射足球等,孩子就發現到噴射足球根本不可能射到人,從主題到討論內容、實作,都是由孩子自己思考、學習的成果。

學次方自己設計的教育性桌遊《MAZAL》。 照片提供/學次方

在聊天中討論新聞,在課程中加入時事

學次方的課程中,除了是跨領域的主題式課程,像是可以在一堂課中同時學到公民、化學、歷史等領域外,也會將適合主題的社會時事加到課程當中,不過因為課程設計會在幾個月以前就完成,所以並不會刻意且一定將時事加入其中。

雖然加入時事並不是必要的,但是學次方的孩子卻會與老師討論。「我們會聽他們講也會跟他們聊,但我們不會去影響他們的想法。」學次方的老師戴俊欣說,平常孩子在家裡聽到父母討論,或是自己看見一則新聞,有興趣的話就會自己提出來詢問、或互相討論,而老師會聽取他們的想法,幫忙分析他們所分享的內容,讓孩子自己釐清想法。

林佳瑩談到說可能在接孩子到學次方的路上,孩子會主動跟老師聊天,也許在過程中會談論到孩子間吵架的事情,那老師可能會提出「中美台三方的關係」的內容,利用孩子們間的爭執、利益關係舉例,不僅由孩子自己提出問題,也讓孩子能更深刻體會出時事的來龍去脈。

學次方課程中也會與孩子反思活動內的表現與想法。 攝影/王翔弘

讓孩子主動學習,將舞台還給他們

除了學期的主題是課程之外,學次方也會在寒暑假期舉辦一個禮拜的營隊,不像是一般的營隊玩團康、破關卡等等,他們所設計的內容除了一定會讓孩子學習到知識以外,也是孩子自己決定主題,讓他們主動選擇自己想要的。

這個一周營隊的教學內容一樣是多種面向的,廖晉毅解釋,今年暑假的營隊主題就有「寶可夢」,他們不是討論大家普遍都會注意到的VR虛擬實境,而是會分析裡面的角色為何有這樣的設定模式、讓孩子自己設計自己的寶可夢等等。

舉例而言,他們就會跟孩子討論說為什麼這個寶可夢會是這樣子設計的拿出來討論,像是傑尼龜為什麼是水系的神奇寶貝?妙蛙種子為什麼是草系的神奇寶貝?等等,而如何探究就可能會將孩子帶到動物園,讓他們自己找出原因。

「因為我覺得在台灣的學習,我們很少給孩子舞台這件事情」廖晉毅說,營隊的最後一天會舉辦成果發表,而所有的攤位設計、想要分享的主題等等,全部都是由孩子設計,他們用自己的行動、想法,告訴父母自己學到的什麼,不但能讓家長看見成果,也讓孩子知道自己才是一切設計的主體。

學次方給孩子表現的舞台,主動思考並展現自己的能力。 攝影/王翔弘

推廣新型態教育,讓教育有更多可能

學次方一直都努力讓更多老師、家長了解新型態的教育,林佳瑩表示,今年新課綱出來,學次方就積極地舉辦講座,分享如何面對新課綱,也會在其中讓大家反思所謂的教育到底是什麼?

為了讓學次方的精神傳達出去,他們也會招收助理老師或實習老師,讓這些年輕的老師了解,其實還有很多不同的方式可以教育學生,不論這個老師之後到哪種教育現場工作,都希望他能將學次方的理念「把學習權力交給學生」傳達給更多社會大眾知道。

學次方用五大向度檢視孩子成長,並觀察孩子平時表現。 圖表製作/王翔弘

採訪側記

自己第一次直接接觸到這種新型教育方式,看見老師與學生的互動,不免會讓自己產生一個念頭「如果我小時候也有人這樣教我就好了。」但是了解創辦人的理念及作法後,會讓我也覺得自己也該將這樣的教育傳達下去。

延伸閱讀

唭投郎說故事 守護打石文化

加工廢棄機車 再製成生活用

「我有病,我驕傲!」年輕癌友發聲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學次方用新教育 教出不一樣的「玩」童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