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典藝術書店 讓藝術氣息在台北飄香

黃書瑜、葉偉璇  / 台北市

亞典藝術書店位於台北市仁愛路,在書店內販賣藝術相關的各類書籍,如攝影集、畫冊等等,希望透過這些書籍的滋潤,提供激發創意的能量,給予藝術愛好者所需的養分。

水墨畫的書籍專區。 攝影/葉偉璇

天生喜歡美的東西 藝術成為開店元素

亞典書店是一間販售進口藝術類書籍的專業書店。在一九八九年於臺灣師範大學旁的小巷成立,並於二OOO年搬遷到台北市仁愛路,這段期間亞典書店也曾在重慶南路一段開設分店,與讀者一起經歷重慶書街的繁華,在這段漫長的時間內,原本因為實體書店的沒落,書店內書籍銷售量急速下降,造成經營困難,而在二O一七年二月結束經營。亞典書店的負責人林淑香雖然只有高中畢業,但從小對於美的事物特別喜歡,對於藝術有一定的敏銳度,因此決定創辦一間屬於藝術的書店,希望可以給於喜歡藝術的人們一個據點。在結束營業後,因為抱持著想對台灣的藝術環境再獻棉薄之力的心,林淑香說他們不斷思考要怎麼改變比較好,最後亞典書店在二O一七年八月重新開張,並且加入了咖啡與藝廊的空間,讓書店展現更多元的面貌。

林淑香說當初想要開書店除了覺得是件很浪漫的事情外,最主要只是為了謀生,因為在那時候實體書店非常吸引大眾,也因為自己本身喜歡美的事物,看到美的東西就會喜歡,所以開書店時直覺就想加入藝術這個元素。

店長在店內的咖啡區製作咖啡。 攝影/黃書瑜

來到店內的書是有專業度和溫度的

亞典書店的客人莊先生是一名工程師,他說他會知道這個地方,是因為曾在中正紀念堂的圖書館中,看到標示著從亞典書店賣出的書籍,他認為能在中正紀念堂內的書一定都有品質上的保證,因此循著上面的標示來到這裡,書店內的書籍完全沒有讓他失望,從那時候開始他便成為這裡的固定老顧客。

林淑香說店內的書籍有個最大特色是:店內的書幾乎跟國外是同步上架的。她說他們到書率很快的原因是他們已經有個藝術書店的品牌,因此其他國家要出書,在三四個月前就會讓書店提前收到要出書的訊息,而書店也會立刻下訂單,因此在書籍印好後,就會同步發出來。像是《MUNCH : A RETROSPECTIVE 》是東京都美術館展覽的畫冊,或是《THE LANDSCAPES — NEWLY ENHANCED EDITION (SKUTL-0004)》則是美國畫家Richard Schmid的書,在亞典書店內的這些藝術書籍,與國外都是一樣的。

說到選書,他們認為既然要做藝術的專業書店,即便是很冷門的東西也要有,不能只是賣出版熱門的書,因為冷門不見得就是不好的書,它是有特定族群在研究時可能會需要的。

除了觀察客人買書的習慣,或是客人會跟書店下訂單,讓書店可以知道什麼樣的書籍是客人需要的,店內的部分書籍是靠經常走訪全世界各地大小書展的副總經理戴珞晴親自挑選放進書店的,戴珞晴是林淑香的女兒,現今大部分店內事務是她在經手,她曾說過她認為比把暢銷書放在架上更重要的事情,她認為更重要的是溫度,就像在店內看到的《INDIA DIARY》,是一本以日記為主軸,將旅行時走訪的地點以攝影方式呈現的書籍,不同於以往的攝影書籍,也不同於一般的日記本,這本書不只寫出,也拍出了與傳統書籍完全不同韻味的溫度。

此外,在店中也看到了《ありのままに描く人物画 三澤寛志の油絵と水彩、その絵づくりのすべて》這本畫家三澤寬志的書,紀錄四十五年來畫家他與繪畫間的搏鬥,內容有許多油畫和水彩的人物繪創作。透過描繪人物與角色的多樣面貌的畫,大量介紹畫家三澤寬志代表性作品的初畫集, 貫徹他「好好地觀察後畫下來」的信念,是本珍貴的書籍。

以日記和攝影呈現的《INDIA DIARY》寫出與傳統書及不同的韻味。 攝影/黃書瑜

「顧客」是繼續經營下去的最大能量

店長莊文松從在師大舊址到現在新址都在這間書店工作,他說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位老畫家,現在八十幾歲了還是常常到外面去寫生,那位畫家他常常來到書店內看書、買書,到現在還在買,那位老畫家早期是學工的,但他非常熱愛藝術跟旅遊,雖然因為買書的過程彼此是認識的,但一直到後來看到他上了新聞,才發現老畫家是一位非常有名氣的人。老畫家後來也把自己買的書捐給北藝大,讓更多的人可以看到真的很棒的這些書。

林淑香也說有個老顧客知道書店重新開幕之後,他一來就先道歉,他說很不好意思後來自己都沒有來到書店,因為他成家了,來到書店看到這些書就會很想買,但是買了他還要養兩個小孩,經濟壓力便會很大,林淑香說她從那位顧客大學時代二十出頭小朋友看到他結婚生子,聽到他說的真的覺得很沈重也很溫暖,因為書店的經營狀況不好,但這些老顧客對於這裡的惦記,是他們繼續經營下去的最大動力,讓他們相信這樣的實體書店存在是有必要性的。

轉型是必須卻不是最希望的

林淑香說以前書店的空間不是這樣設計的,原本的書店其實整間都是書牆,是因為越來越少來到實體書店買書,而書店許多書都是原文書或是很專業的畫冊,隨意一本可能就要好幾千元,如果沒有人遇見它們,書店只能自己吸收,原本的經營就很困難了,再加上吸收這些,經營壓力真的很大,不得已只好改變成加入畫廊和咖啡的元素,希望複合式的經營能夠吸引更多人進來書店。她說有的顧客會覺得很開心這裡加了更多元的元素,但有的顧客也會詢問為什麼書籍少了很多,林淑香說以前的模樣也是她最喜歡的,但為了現實不得不改變。

林淑香說她希望呼籲更多年輕人不要總是從網路上找資料,不要總是在網路上購買書籍,她說每一個人都有需要去承載的一些義務,不要置身事外,書店會變成現在的情況,責任是所有人的,如果可以激起更多人的共鳴,可能就會呈現出不一樣的成果。

她說她拼命撐著這間書店的原因是有很多讀者的支持,就像有個跟書店買書快要三十年的老顧客,買書買到最後就像朋友一樣,他說看到書店畫廊有個小活動,來了很多人真的很開心,林淑香說那樣的言語你能感受到不是虛偽的稱讚,而是真誠的關心,這些都讓他們認為即便有再大的經營困難,也絕對會讓亞典書店繼續在這裡給予藝術愛好者所需要的書籍養份,讓書籍繼續在台北街道飄香。

亞典藝術書店成立時間軸。 製作/葉偉璇

採訪側記

亞典藝術書店因為位於地下室,其實不仔細看很難注意到。從走到地下室的樓梯間,整個環境設計真的非常漂亮,走進書店內,立刻就會發現這間書店和一般的獨立書店都不太一樣,它賣的書籍真的很專業,而且很多畫冊真的非常漂亮,此外,裡面的書大多都以原文書為主,除了讓人覺得專業以外,還能讓人不知不覺就想繼續看下去,我想這就是負責人告訴我們的人都喜歡漂亮的東西的緣故。書店內環境真的很舒服,除了咖啡香、書香以外,還能欣賞小畫廊,讓人來到這裡心情放鬆了許多。

延伸閱讀

夢想藝術園地 雅痞電影文學書店

蘭臺藝廊 傳遞創作者的智慧結晶

薄霧書店 迷霧裡發現美術博物館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亞典藝術書店 讓藝術氣息在台北飄香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