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逸璇、謝德瑾 / 新北市
一片沙脆的紅肉西瓜上頭有兩隻螞蟻爬上解渴消暑、讀經彈琴拉提琴的擬人化螳螂、一九六O年代台灣常民趕牛種田的模樣,跨越時代活在眾人眼前,這些逼真趣味的作品,全出自皮塑工藝家葉發一人之手!
三十多年皮藝夢想的跋涉 在一天之內定案
投入皮雕藝術的工藝家葉發原先生,起初是從桃園農工電機科畢業,選擇進入姊夫的室內裝潢公司上班。有一天,葉發原偶然撿到一塊用剩的皮革,形狀與吉他面板相似,便嘗試用那塊皮製作了一支狀似吉他的皮革作品,此後,他開始嘗試以皮革為素材,去摸索、去創作琵琶、吉他等樂器造型的作品。
他在創作念頭萌生後,就不斷尋求更專業的皮塑技巧。他四處留意與皮藝相關的資訊,只要有展覽,絕對有展必到,甚至早上得知展覽,下午就到現場。有次,在離開某場皮塑展後,行動派的他馬上就到了材料行購買材料。那天,感受到心之所向,就是在此,於是決定,往後的日子裡,自己要走的便是這條路。
一九八六年,他毅然放棄穩定的工作,租了一間八坪大的工作室,開始過著敲打、捏塑皮革的創作生涯。八個月之後,在新生畫廊開了首展。在專業創作的路途中,在瓶頸前面臨抉擇是一種必然。步入創作三年左右,葉發原的父親就曾經問道:「你都一直在做,都沒在賣,啊是要吃啥?」他舉辦首展展期間,作品被李崗導演買走了三件,但在皮雕尚未廣為人知的年代,利潤還是有限,總歸叫好不叫座。即便受到讚譽,經濟卻仍卡關,甚至就連哥哥也曾經建議他改行,甚至介紹朋友共同發展另個行業。
他以「投入,才能夠深入;付出,才能夠傑出;磨練,才能夠熟練;敬業,才能夠專業。」為座右銘,他再歷時三年,從平面摸索到立體皮革創作,一九八九年以「螃蟹系列」參加國際禮品展,萬裡挑一成為展覽目錄封面,獲得如潮佳評。但真正一炮而紅是在五年後的一九九四年,拿下文建會「民族工藝獎」一等獎和五十萬獎金,奠定名號。
不只皮雕 這裡還有皮塑工藝
皮革是一種耐用而且高貴的材質,就本身特性而言,它擁有相當好的延展、縮擠及可塑性,創作的發揮空間格外寬廣。然而,在當時台灣群眾的認知裡,皮藝發展多著重於實用性,如皮包、皮帶、沙發等的製作,少有裝飾性用途的作品,更乏巧手慧心去敲打、去捏塑凹凸不同層次,創造出栩栩如生的立體造型。
目前的皮藝創作可分為兩類,一是立體皮雕,另是立體皮塑,而兩者的製作原理,又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皮雕如紙雕,繪製平面圖後,再將其立體化;前者適用以刀子進行細小的雕刻,再經工具敲打,才能創造出凹凸有致的細部作品,例如:精巧的昆蟲物件,「我做的螞蟻,可以小到O點八毫米、接近實體螞蟻的精細程度」別說不到一毫米的大小,甚至是螞蟻身上的纖毛,皆能逐一展現。
後者,也就是立體皮塑,則需基模支撐,利用皮革軟化後的延展性包裹塑形;然而,即便模型再精細,但若是再隔著一層皮革厚度,其實是無從凸顯其細緻的,這樣的手法大抵是應用在瓜果田園系列及人民生活型態等較大物體的塑造。
葉發原認為,皮革最迷人的特點,是在於它蘊含的「體溫」和「毛孔」,這般「溫度」使它自帶生命力,加之可雕、可塑又易染色的本質,造就皮革藝術品的精細和寫實。格外值得一提的是「西瓜」,那他幾乎突破了皮革作為固體的限制:將生皮磨成粉末再加入樹脂,堆積、捏塑出立體效果,待其全乾變硬後再染上紅色顏料,做出具有半透明感的多汁紅西瓜。「所以我覺得說皮革的材質素材是在創作上是一個令人非常能夠著迷,而且持續創作的材料。」葉發原如此總結他對皮革材料的發自心底的熱愛。
作品意涵深遠 集自然生態與人文藝術於一身
本土文化是葉發原三十多年創作的主要題材,作品大多取經自然生態與生活經驗。前者如螃蟹、螳螂、螞蟻等昆蟲動物,後者則建立在他自己出生的一九六O年代,描摹呈現當時台灣常民的辛苦耕耘、歡喜豐收。
「自然生態」常與民俗意涵或擬人意象加以結合,螃蟹是「左右逢源、八方得利、獨步天下、無懈可擊」,螳螂則因尾翅開岔,使其聯想到穿燕尾服的提琴樂手,使他在創作時跳脫動物寫實,反倒用擬人手法進行更上一層樓的擬人創作,不只是藝術境界的提升,也和普世生活產生共鳴,提升民眾的接受程度。「常民生活」不只是讓同輩之人萌生緬懷之情,更促使青年少年穿越時光,想像從前古人刻苦耐勞的生活型態,是台灣歷史超文本的再現。
葉發原獲得文建會頒發最高榮譽的作品,是「瓜瓞綿延」三連作,系列中有「苦瓜」、「絲瓜」、「黃瓜」作為主角的三件作品,象徵意涵為「瓜瓞綿延,子孫不斷」。首先製作出絲瓜的基模,再利用皮革伸張縮緊的特性,包裹在模型上面,塑造成型後再進行染色。完成後的皮塑作品,自帶綠意盎然,一旁以天牛、瓢蟲等昆蟲,加之鮮黃的花朵陪襯,是田園氣息無遺的表露,也是從傳統工藝中的創新之舉。
而曾參加國際品展、獲選展覽目錄封面的「螃蟹系列」,甚至離開台灣,遠至巴黎羅浮宮展出。作品利用立體皮塑勾勒出螃蟹的螯肢的粗壯有力,目光的炯炯有神,從皮革編織的簍子裡逐一爬出。該作品的創作理念為 — — 破急而出、冒現犯難、突破僵局,一如當初的他自己,從叫好不叫座的難關中脫困,勇往直前奔向今日成就。
由於葉發原「藝術根生於鄉土,創作來自於生活」的創作理念,作品展現台灣純樸勤懇,兼具民俗意涵,便經常獲選為政府或企業饋贈國賓或友人的禮品,比如說,第三次江陳會談,由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江丙坤率領代表團前往南京,與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雲林舉行會談時贈與對方、經濟部送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收藏的贈禮等,比爾.蓋茲甚至曾驚嘆道:「這是高科技所望塵莫及的精湛工法!」
皮藝除了歷久彌新 更是需要久遠傳承
在葉發原至今三十三年的皮藝生涯中,自訂的目標重心多在創作面向,近年才逐步走向教學授課,開始進入校園進行客座教學。「創作者跟他的年齡體力息息相關,我希望當自己還有創作的體力時,就先盡情創作,用作品去展覽和演講推廣這項工藝。」不過,他也期許獲得更多學校裡的客座和講座,促使學生了解皮革藝術的創作方向,有利於技術的傳承和延續。
另一方面,他也計畫將來成立展覽館,把自己歷年作品從早期到近期作品,一一陳列出來提供民眾參觀,甚至內建工作坊,讓參觀者有機會親手進行立體皮塑DIY,以體驗形式作為推廣,達成傳承工藝的目標與理想。
採訪側記
這次獲得了的幾項皮革冷知識。其一,皮雕是皮雕,皮塑是皮塑,皮塑並非皮雕的種類之一,兩者各自獨立。其二,生皮指的是從牛隻身上取下,尚未加工的皮革,呈現的色澤是透明,不像大眾誤解「皮革是深褐色的」。其三,並非整塊完整的皮革進行雕塑才叫做皮雕皮塑,將皮磨粉重新塑形也是一種手腕,葉發原先生的匠心獨具,徹頭徹尾跌破我們眼鏡,大開我們眼界。
延伸閱讀
更多新聞請看生命力新聞
跳脫平面雕刻 皮革藝術立體化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