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利,弱勢兒童的第二個家

伯特利,弱勢兒童的第二個家 | 華視新聞

陳姿妤、魏筱芸  / 新北市

伯特利,一個全年二十四小時服務不打烊的兒童照顧中心,雖然沒有豪華裝潢、沒有遊戲間,只有簡單課桌椅跟白板,卻可以照顧一百多個孩子。

家中排行老三 被媽媽奉獻給神

來自魯凱族的盧秋月牧師家裡一共有八個孩子,盧秋月在家排行老三,爸爸是一名獵人、媽媽則是一名裁縫,因為爸爸從小就是孤兒寄人籬下,而媽媽又很早就失去外婆,所以爸媽對家裡孩子有著很深的期望。

小時候爸爸就會教育他們、看功課,還把小孩送到都市念書,這在部落來說是相當不容易的。後來大哥成為公務員卻染上酗酒、賭博,連自理工作都沒有辦法,甚至需要媽媽幫忙,這個結果傷透了爸媽的心,接受不了事實的爸爸開始家暴媽媽,有一次甚至把獵槍口對向媽媽,盧秋月毫不猶豫地擋在媽媽面前才阻止悲劇的發生。

「家裡的孩子裡面我是最不會讀書的,在十五歲那年我媽媽把我獻祭了。」所謂的獻祭是指當時盧秋月的媽媽替她報名了伯特利聖經書院, 在那之後她信奉神,這也是伯特利名稱的由來。

「有一次印象很深刻,那天早上有一個很嚴格的舍監老師要求我去種花除草,並且傍晚的時候再去找舍監,那天舍監老師給我一杯咖啡之後,開始聊天關心我的家庭狀況,並且給了我一封信,上面寫著耶華以樂,打開一看裡面有五百元。」盧秋月說。

盧秋月侃侃而談他的經歷。 攝影/陳姿妤

照顧族人不遺餘力

西元一九八九年,來自屏東魯凱族的盧秋月從屏東來到新莊五股傳教,「我原本以為來到台北的族人們都過得很好,但事實並不是。」盧秋月說。

在這裡他發現有許多被疏於照顧的孩子,他們沒有上學、沒有老師,父母親上班的時候就把孩子關在家裡,幸運一點可以上學的孩子通常也上不久,小學畢業之後很容易就逃學了,因為沒上過幼稚園的他們在國小裡面學習跟不上學校的進度,有很多在幼稚園已經應該學會的基礎,例如:注音符號或是簡單的美語,他們都沒有概念,所以對於學習沒有多少熱誠的孩子便開始四處逃學。

也有許多孩子躲在學校跟同學學會抽菸、喝酒甚至吸毒,這讓他開始決心照顧這群被社會遺忘的孩子,不論是什麼族群的孩子,只要是需要幫助都可以看見盧秋月的身影,「在我們部落,互相幫助是很重要的,只要誰家裡需要幫忙,吆喝一聲就會有很多人過去幫忙。」盧秋月說。

無私奉獻 陪伴是最重要的

伯特利從一九九六年成立開始至今已經二十四年了,每日照顧一百多位孩子,從課後輔導乃至吃飯、洗澡、睡覺,不以營利為目的,所以伯特利並無特定月費,家長能付出多少便是多少,但大部分的家長都沒有辦法捐獻,盧秋月只好把所有的薪水捐獻出來。

為了填補不夠的金額,盧秋月的丈夫謝一平一天做好幾份工作,晚上下班後為了多賺點錢,還要扛瓦斯,拚到體內出血,全為了支撐伯特利。

而後一九九九年盧秋月為了正式立案甚至貸款借錢將伯特利搬到現址,只為了可以合法地照顧這些需要幫助的孩子,到了二〇〇七年至善基金會發現伯特利需要幫助,開始投入志工幫忙,最後終於在二〇一六年伯特利正式立案,變成搜尋引擎上可以找到的伯特利全人關懷協會。

特別的是在這裡的老師除了志工以外都是在這裡長大的,為了回饋伯特利曾經的照顧,即使這裡的月薪硬是比外面低,他們也甘之如飴。

而盧秋月的妹妹盧秋蓮,也跟著姊姊一起在伯特利裡照料這些孩子,曾經是幼稚園老師的他,也離開過伯特利,提到為什麼離開後又回來,「都是因為信仰啊,信仰給了我使命感。」盧秋蓮笑笑的說。

姐妹兩人一起為了伯特利的孩子努力。 攝影/陳姿妤
伯特利不只是照顧孩子,也提供他們學習的管道,提升競爭力。 製圖/陳姿妤

屢遭巨變 心灰意冷

在伯特利剛成立那幾年接踵而來的事情壓得盧秋月一家喘不過氣,不但剛成立的時候因為沒有合法立案收到很多罰單,而且短短兩年內,盧秋月母親成為植物人、逝世,父親進到加護病房後還是不敵病魔,曾經照顧的弟弟因意外掉下懸崖過世,還有大哥跟幾位叔叔也相繼過世,那一年左右,盧秋月就面臨七位親人離世的傷痛。

盧秋月再也承受不住了,她得到憂鬱症,把自己的臉壓在水盆裡哭喊,「我害怕夜晚,因為我總是夢到殯儀館、太平間、棺材、死人,我害怕意外不敢搭車。」

她的丈夫謝一平開始勸盧秋月回到神學院讀書,讓生命回歸平靜。而真正改變他、讓他重新見到希望是因為一個孩子,有一天她帶著這一位過動的孩子一起禱告,禱告完畢,這個小孩拿了兩個十元硬幣給盧秋月,要她一個買米,一個買菜。這讓她深受感動,想到聖經裡的五餅二魚的故事,盧秋月相信是神透過這個孩子帶給他提醒。

盧秋月並沒有因為這樣而結束磨難,丈夫為了支撐伯特利,工作太辛勞,身體出血、小女兒在浴室受傷,背部縫了四十多針,這些都沒有再打倒盧秋月,因為他相信神一定會眷顧,一定會重新給他力量。

伯特利的書架上擺著孩子們的照片。 攝影/陳姿妤

孩子力爭上游 是最好的恩典

盧秋月說在伯特利長大的孩子都很努力,只要給他們機會他們會付出比別人多十倍的努力,所以很多孩子成就都很好,今年還有患有自閉症的學生賴以恆考上師大研究所。

提到最大的成就感,盧秋月說,曾經有一個問題很大的孩子,從他這邊離開之後找了一份工作,就在他領第一份薪水的時候他買飲料回來看老師跟弟弟妹妹們,當下盧秋月真的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真的很值得,因為這些孩子學會了感恩。

盧秋月說,這裡真的有很多傑出的孩子,他希望能有更大的地方,讓他可以照顧更多孩子,甚至是照顧老人,或是隔代教養的孩子,更希望未來有一天有能力開店,讓大家可以自給自足,有能力互相幫忙。

賴以恆正在教導弟弟妹妹數學。 圖片提供/伯特利

採訪側記

聽完盧牧師的故事當下真的很震撼,在經歷這些波折磨難,但是他依舊沒有放棄,依然持續照亮這些孩子的生命,為他們著想、給他們希望,不求回報,以及師丈願意支持盧牧師,夫妻之間相互扶持的情誼真的讓人深受感動。

延伸閱讀

向日葵家園 受暴少女心靈的家

IPOWER培力學社 培養在地兒少競爭力

奇蹟全人基金會-把愛送到山裡去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伯特利,弱勢兒童的第二個家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