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鍾云、蔡雅竹 / 苗栗縣
推開「心藝十三生活創藝」工作室的大門,印入眼簾的除了木雕與陶藝作品,還有門邊造型獨特的木櫃。木片拼湊的痕跡有些明顯,抽屜把手為一顆顆顏色鮮豔的木製小蘋果,這是創辦人陳佩吟和吳宗彥運用原被丟棄的木箱改造而成的收納櫃。不只將資源再利用融入於生活中,兩人也時常使用大型創作剩餘的邊料進行二次創作,打造成實用的茶碟、茶匙等小物。
工作室建立於共同的目標
「心藝十三生活創藝」的創辦人陳佩吟和吳宗彥有著相似的興趣與求學背景,從小愛畫畫的兩人高中皆就讀屏東高中,陳佩吟大學就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吳宗彥則於該系的研究所就讀。也因此在老師的介紹下,於台北相識。在快畢業之際,陳佩吟和吳宗彥開始思考未來的方向,同樣醉心於藝術創作的兩人決定共同建立工作室,展開以木雕和陶藝創作為主業的生活。
二〇一五年,陳佩吟和吳宗彥在朋友的協助之下,於苗栗縣三義鄉成立了工作室「心藝十三生活創藝」。工作室建立於共同的夢想,工作室的名稱、產品主軸亦包含了兩人的巧思。「『十三』是我們兩人共同的幸運數字,而前面的『心藝』可以解釋成我們想用真心跟藝術手法,去創造出屬於每個人的獨一無二。」陳佩吟希望她和吳宗彥所創造出來的產品或作品,對客人與觀者來說都能是別具意義的存在,像是陳佩吟希望她的作品,能讓觀者感到快樂,告別憂鬱的情緒。
環保藏於作品中
「對我們來說,在台灣材料已經有點少了,台灣取得原料的區域不大,土、石頭、木頭的產量越來越少,所以我們每次都覺得拿到材料很珍貴。」除了將真心包含在作品中,在創作過程中,吳宗彥也感受到台灣的材料資源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所以和天性節儉的陳佩吟一同將環保的理念帶入產品製作。每當製作大型作品時,兩人下刀雕刻前,都會預先考量刻法,確保留下最大部分的木材,並妥善蒐集這些切割下來的木材邊料,依據形狀思考可再製成的產品。
木材邊料的再運用並沒有想像中的容易,陳佩吟笑稱那些裁下來的木材大多奇形怪狀,有時不太好找到一個平面或是支撐點,且有可能是圓柱木料較外側的部分,這種材料易腐敗,沒有再製成其他商品的可能性。若要用邊料進行二次創作,需要花費心力與時間,精心慎選,篩出還能再使用的材料。
吳宗彥曾使用以前所裁下的粗木枝,重新組合成一張木椅,也曾利用剩下的木頭、陶土碎料,製作出具意象的複合媒材藝術品,如:由木頭、陶土等自然碎料組合而成的圓球體藝術品「原」,象徵回歸到最原始的自然環境。陳佩吟則利用木材邊料,刻出葉子、貓咪、蘋果等造型的木盤與茶碟。兩人不僅擅長讓原再無用處的邊料轉變為實用的商品,以實際行動展現對環境資源的重視,也會透過作品傳遞環保相關理念。
像是陳佩吟的木雕作品「HarMoony Bear」,以青綠色的台灣和被漆成海藍色的桌子做為作品的底座,一隻眼睛黝黑的台灣黑熊置於中間,被許多色彩亮麗的台灣特色水果圍繞的同時,熊背後卻被放置著許多象徵人造建築物的積木。陳佩吟想透過此作品,向觀者傳達台灣具有無數的珍貴物種與資源,但人為的開發無形中對這些生物帶來了傷害。熊背上的缺口即代表著人類正默默地侵略他的生存資源,而陳佩吟將那些被刻下的木塊設計成可移動式,表示資源的補回與否,全取決於人們的選擇,人們需要去尋求與大自然和諧共生的方式。
吳宗彥更以大量作品展現對地球暖化、資源耗竭、動物保育的關注,他近期推出了一系列以台灣保育類動物為主題的藝術創作。吳宗彥用自己喜愛、擅長的媒材陶土與木材打造出栩栩如生的海龜作品「何去何從」,但這隻海龜有著與眾不同的軀殼,龜殼上不是普通的綠色與花紋,而是藍色海洋與土色陸地,吳宗彥將海龜的殼轉化為地球的樣貌,呼籲觀者關注全球生物議題。
靈感源於生活的感觸
陳佩吟和吳宗彥在創作這條路上,並非一帆風順,兩人在接觸藝術初期時,也曾迷惘過,不知道作品該以甚麼為主題,或是以怎樣的創作手法呈現。陳佩吟對於創作主題的疑惑,遇到木雕老師李龍泉後,才得以解惑,他告訴陳佩吟說:「創作沒有想像中的困難,將自己有所感動的去表現出來,那樣的作品就會感動別人。」
因此,陳佩吟開始從生活中取材,雕刻出自己喜歡的蘋果、曾養過的小寵物倉鼠,透過在生活中尋找感動過自己的事物,作為靈感轉化為作品,傳達不一樣的理念。如以蘋果象徵生活中渺小卻值得珍惜的事物,或是擬人化倉鼠,把自己當成倉鼠去看待世界、直覺性地去感受世界。
吳宗彥在大學時的作品,曾被老師認為主題不夠明確,吳宗彥反思:「我發現我想要給予太多東西在作品上了,除了做的時候不知道怎麼呈現會很痛苦,觀者也看不清想要表達的,沒有辦法聚焦。」所幸後來在吳宗彥不斷的嘗試與觀察之下,他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媒材,即是具自然質感的陶土與木頭。並從中注意到了資源的有限性,逐漸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創作主題,以明確的環境議題作為往後的主要創作靈感與主軸。
熱情是堅持的力量
工作室「心藝十三生活創藝」從為了維持經營所需的開銷,必須主動尋找工作案、對於各種工作案來者不拒,兩人曾做過室內設計、教會DIY教學等,到後來因為工作室已成立將近五年,人脈逐漸拓展,工作案開始主動找上門,陳佩吟和吳宗彥有了選擇的權利,獲得更多的創作時間。回顧這些轉變,陳佩吟在過程中也曾懷疑過自己,深思過埋頭堅持創作、參與展覽是否值得,甚至也有因受到他人的批評與打擊,停止創作一段時間,轉向傳統師傅學習傳統木雕技藝。
陳佩吟說:「我從這過程體認到自己是真的很喜歡雕刻創作,從師傅身上也是看到他們也是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然後堅持到這麼久,所以我也慢慢在自己做調適。」透過閱讀書籍以及向傳統師傅學習,陳佩吟重拾對創作的興趣,並做出改變。以前她總是嘗試排除所有負面情緒,僅將正面情緒表現在作品上。但在真正經歷過人生低潮後,她發現只有正面情緒的作品是無法真正打動陷入憂鬱的人,因此她學會將更豐富的情緒附加於作品中,期望得以透過作品感動更多人。
初期為賺取更多收入,吳宗彥還擔任過其他藝術家的助手,幫忙進行陶器的窯燒,吳宗彥說:「但我發現我好像無法去當別人的助手,會覺得說我一直在做別人要做的事,不是我想要去做的。」吳宗彥和陳佩吟藉由從事不一樣的事情,更確立想要繼續創作的心。他們都認為經歷種種困難後,能更認清自己所想要的,而支持著他們的正是對於創作的熱情。
採訪側記
小時候也曾想過要成為藝術家,建立屬於自己的工作室,但在發現自己不擅長素描時,隨即放棄了這樣的夢想。也因為曾有過這樣的小夢想,我更加佩服陳佩吟和吳宗彥兩人,能夠克服種種困難與打擊,堅持繼續創作,且在創作的同時,不忘關注環保議題,為環保付出實際行動。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心藝十三 將邊料與心意結合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