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峻瑋、徐牧民 / 台北市
在臺灣,香火鼎盛是寺廟信眾眾多的象徵,信眾們也相信透過香火的煙霧,可以將心中的祈禱傳達給神明。但是隨著空氣污染的問題逐漸嚴重,社會環保意識的抬頭,以及環保署於二O一七年推動減香、減金、減炮之「一尊三減一目標」措施,使得有名的傳統廟宇開始推行減香拜拜的做法。分別為台北市有名的行天宮以及龍山寺,前者是第一個率先禁香的廟宇,除去大香爐以及供桌,鼓勵信眾以「道德心香」代替香線,以「虔誠心」代替供品。後者龍山寺則是從三爐三香減為一爐一香。
減香活動起因並非環保因素而開始
在行天宮擔任執事的曾思凱,代表行天宮的總發言人,替行天宮向外發言大小瑣事,宗教服務信眾已經超過十年以上的經歷。曾思凱表示,其實行天宮二O一四年就開始實行減香活動,並非是出自於環保才做減香的活動,行天宮於一九六七年建宮以來,都是推行三種敬神觀念,用正心來拜神、問心來敬神、修德來禮神,所以一直以來都是強調信眾要「問心敬神」,只要以道德的心、慈悲的心,就能夠將心願傳達至神明,達到最好禮敬神明的效果。
在宗教信仰上面,並不需要豐盛的供品,或是燒很多的香線、金紙,來進貢神明,才是能凸顯自己最為虔誠,曾思凱說:「希望大家來行天宮拜拜時,是以修心的心態來敬神,這也才是宗教上勸善的目的,教導信眾善念、道德、慈悲,並且運用在社會上。」
供品的浪費 也是減香禁供的關鍵
行天宮環保化,周邊供品店家也因為生意嚴重下滑,從二O一四年的減香政策實行後,儘管店家無奈,但也只能搬離行天宮商圈,目前在行天宮周邊僅能看到賣油飯、炒米粉的傳統店家。
曾思凱表示,決定革新的另一關鍵原因是供品過度浪費,許多信眾時常將米糕拜拜後就留在供桌上,原本廟方都會捐給孤兒院、老人院等,但院方因擔心有防腐劑,導致廟方不敢捐贈,使平日一天要丟掉上百個,初一、十五大日子更要丟掉上千個,如此糟蹋糧食,並不是好的敬神表現。
環保意識的抬頭 宮廟對香線嚴格把關
根據環保署統計,台灣一年燒的香,可以繞台灣959圈,燒掉的金紙所排放的汙染,累積的高濃度細懸浮微粒(PM2.5)引發的流眼淚、咳嗽等不適症狀。然而行天宮每年六百萬香客,一人三支香,就是一千八百萬支香,要燒掉許多樹木。儘管信眾個別持香敬拜不過數分鐘,但對廟內志工而言,則是一天十幾個小時浸在香薰的惡劣環境,健康受到影響;對城市而言,鼎盛的香火同時是個不斷排放碳及甲苯的汙染源。
隨著社會環保意識的抬頭,行天宮自一九六七年建廟以來,就已施行不焚化金紙、不酬謝金牌、不演戲酬神和不供拜牲醴,並於二O一四年八月二十六日開始撤離香爐以及供桌,不過在收驚儀式以及宗教儀科的時候,還是會使用傳統的線香來替信眾服務。
為了響應現在社會大眾對於環保意識的重視,行天宮在內殿進行宗教儀科時,所使用的線香都是行天宮自行採購的,並非信眾所捐贈的,香線都會有SGS環保標章的合格檢定,一定要是無毒、無害、微煙的線香,顧及宗教服務人員、信眾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對於環境的保護。
對於線香的要求,行天宮希望慢慢朝人體健康的方面有所貢獻,以及一直向信眾推廣的心靈環保,讓大家透過雙手合十誠心誠意的祈禱,將所要表達的理念傳達至神明,達到身心靈皆富足,在行天宮內也有提供前來參拜的民眾,免費測量血壓的活動。
香火煙霧的減少 信眾不減反增
在臺灣傳統宗教儀式中,焚香與燒金紙是一種人與神溝通的方式。臺灣人相信繚繞的白煙會將我們的心願傳達天聽,不過實施禁香以及減爐之後,空氣品質明顯改善需多,而且絕大多數信眾也都支持,甚至因此吸引更多年輕信眾及觀光客,信眾反而大增。曾思凱說:「大多數信眾一開始對於減香都會不習慣,畢竟是自古以來的傳統信仰,不過我們藉由行天宮每天三次的宣講,把減香的理念表達給信眾,久而久之,他們自然也慢慢接受了,甚至更喜歡無香的環境。」
信眾張先生說:「傳統宗教在環保上的改變,其實是很好的,拜拜不是拿一大把香才是虔誠的表現,只要心誠則靈,想傳達的理念一定會被神明聽見的。」
曾思凱強調,雖然傳統與現代的思維是有所抵觸,但行天宮並不是將香線整個去除,只是將香線用在真正需要的時候,像是內殿有留一柱大香線,由宗教服務人員替眾生祈禱,其實信眾保持善良、持續做功德,神明也一定會看到並且保佑他們。
採訪側記
採訪的當天是我第一次進入行天宮,也是第一次發現宮廟不是煙霧繚繞,讓人十分舒服,因為小時候對於廟宇的印象,就是香線所散發出來的味道相當刺鼻,少了香線對於身體的傷害,也讓人在拜拜時,少了很多壓力,讓人能夠真正的用心去祈禱,只要心誠則靈,不用大量的供品、香線,也能傳達自己想表達的理念。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行天宮減香禁供 拜拜不再煙霧繚繞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讀者迴響